可怜那些初绽花枝哪堪尽情采摘,往往幸了她们后还得再去幸熟女宫妃,宛如食不过瘾得去找补。
那些二八多娇女或者是二六萝莉尽是宫里后妃们点给皇帝的,毕竟年龄小好影响。
莺莺燕燕中,金发碧眼的美少女在建业宫廷里不再是少数,渐渐成了气侯。
讲到底,建业宫廷才是后妃的大本营,而罗马宫廷的后妃属于“劳务输出”去管政,最终还得回到建业。
四海为一家,东西方尽是一体,建业街头处鬼佬即使不能说是处处可见但也是随时随地可见,出于统治需要,帝国地科举(即提拔县令以上地官员)是整个帝国的人才聚于建业参加考试,每次大较,十三州地原住民士子都能发现与他们一起的有不少金发碧眼、身披儒衫、手持折扇、卷毛头上梳着发髻的“同年”这些同年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熟悉与造诣不一定差过十三州的原住民----考试至理,他们先考普通的公务员,有了三年经验之后再考科举,考试前往往参加了培训班和补习班苦读,一旦考上,外放后,说不定十三州的某地就会出现一个番鬼佬县令!
街头巷尾总是能够碰到一些满口标准京腔红毛商人,还能见到单独的鬼佬背包客走过及在小旗子引领下的团队鬼佬参观旅游,在建业的大学里,番鬼佬同学的数量稳步上升,初时还有惊奇,到后来是见惯不怪了。
军队中的各个民族军人更是大量充斥,帝国兵部宣布整个帝国各地区的招兵工作是一致的,即不带任何歧视性,按人口分布比例进行招兵,你可以看到来自天南地北,形象各异的士兵聚集在青龙旗下,说着同一种语言,为共同的皇帝而战!
据兵部发言人介绍,兵员结构中非十三州原住民士兵的比例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三十,原本是阿三兵比例较多,可现在阿三兵比例下降,来自罗马族的鬼佬兵由于人口基数大,其比例迅速上升。
甚至军中的要害部门如政委、机要员,也有非十三州原住民出任了。
政委是什么?主要工作就是对军人进行“洗脑”让军人成为帝国忠心的走狗鹰犬,其政治素质要求首先过硬!如果不是绝对信任,那么不可能把重要的职位交出来!
这些新气象令到庙堂的衮衮诸公和大儒们喜出望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儒家思想在各地大放光芒,整个帝国都使用了同一种政治教材。
儒家历来推崇“大一统”思想,孔子关于“天下有道”孟子“定于一”命题,荀子有“四海之内若一家”《春秋公羊传》把有无礼仪作为华、夷之界,凡外族,只要能够遵行礼仪,就应该与华夏民族同等对待,这些都是“大一统”的表现,其观念对于国家的统一、民族向心力的增强,文化价值的整合和对帝国的认同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大一统”思想随着帝国军的征服走出了十三州,走向西方,占领亚欧,向南北扩散,过得百年后,中华民族所到之地,尽为一体一心矣!
国家初步整合之际,人心不齐,说什么民主自由尽是狗P,平行空间里的红色帝国CCCP轰然倒下,欧罗巴其民族组成实质是同一个老子,与东方大国面积相等却分成一大堆国家,就是因为没有推行儒家思想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