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有了钱,就能建立研究所,还配备了先进孵化、养殖设备的鱼养殖基地。多个基地每年可产出大量鱼苗,放流到黑龙江中。
研究不断深中,对于渔网的网眼大小也有规定,只网大鱼,放过小鱼;对于江上的捕捞力量作出限制,不涸泽而渔;还有鱼苗应该什么时候放养,以便让幼鱼能够逃过天敌的攻击,增加成活率等等…
本来黑龙江上鱼没有开发过,鱼们的基数大,数量多起飞起,一网打下去,重得网都拖不上来!现在虽然大量捕捞,可是官府也早早实行了有力的措施。所以自青龙四年起,鱼的鱼子酱平均每年出产150,保持长期稳定,无灭绝之危。
在当时,民风淳朴,子民们对自己的皇帝、官府是完全信服,官府出台的措施都被不打扣折地执行了。
同江镇!
是帝国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啊,著名的完达山奶粉)一带。三江沃野,山水纵横,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特产…鱼、蛙鱼、三花五罗、貂皮、麝鼠…自古以来,就是富饶的天然渔场和逐猎之地。人们常用“棒打樟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锅里来”来描述这里的富庶。
天下之大,皆为利来,都为利往。有人在同江发了财,第二年又新添三百户到同江镇落户,十年后,同江镇发展成为了五千户居民的北方大镇。即使随着军营的撤离,同江镇也能够自立了。
江海不分家,就在帝国开发同江的时候,邓艾指挥一支舰队沿海岸北上,当中有帝国的一万海军陆战队分乘多条登陆舰随行,还有二千服军役的普通子民。
邓艾的舰队中,炮舰只得四艘,运人的登陆舰也不多,更多的是货船,装运了大量的物资。
海参崴!我们的海参崴!
这里盛产海参“崴”是洼地的意思。
秋季是海参崴最好的季节。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日照时间长。山上五颜六色的树叶与碧海蓝天交相映辉。清新的空气,宜人的凉风吹得人舒服无比。
我们登陆了,波澜不兴。
当地有个很小的土著村落,才得三百多人,已经向我们帝国效忠。基本上效忠后,他们必将融入中华大家庭中,因为皇帝对于他们关怀备至,用各种福利去关怀他们,而不是光收税没好处,而且,小子民当年加入帝国,当年即全部强制入读帝国的学堂。
老套!要求穿汉服、说汉语习汉字过汉俗信汉神,不得保持自己民族的特性。
登陆后,帝国军正如同江城建设一样,大兴土木,大搞基建,城市也就发展起来。
待得十年后,邓艾重返海参崴,他看到的是美丽的城市仿佛座落在碧波万顷的水上。凌波而歌。又宛如一颗亮丽璀璨的明>:。
一路北上,一路分兵,在重要的地方和易于开发的地方登陆,先后建立了大克马、瓦宁诺、庙街、库页岛等港口,当中最重要的是庙街、库页岛。
庙街是黑龙江出海口的城市,地理重要自不必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