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不断上升,还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铁路、公路、机械的的大规模扩张成为可能,新的工艺不断涌现。
其次,虽然没有对外战争,但李氏王朝的本质是帝国,帝国是什么?就是扩张、吞并的代名词,他暂时不扩张,不过是休养生息,把拳头收回来,为更好的打出去做准备。
不打仗,不代表帝国在闲着。帝国的经济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在和平年间,军费开支不减反增,军工生产己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帝国的防务采购已成为支持工业生产增长的一个经常性因素。仅青武六、七、八年的三年间,每年下水三十条蒸汽机的战舰,当中有七十条是大型的神盾级战舰。
帝国的五角大楼疯狂地造舰,各地造船厂除了要应付旺盛的民用蒸汽船的订单,还得又快又好地完成军队的订单,很多船厂成三班倒的加班加点,从白天忙到黑夜,再从黑夜忙到白天,每天都是***通明,人声沸腾,通宵达旦。
这些船厂,陆续成为私人经营,军费流入社会,拉动经济强劲上升。
除此之外,心怀不轨的帝国,在和平年间,依旧大量地生产和屯积箭枝、兵器、军火、军装被服、给养、医葯、马车驭具等等,为部队做更漂亮的营区,而且越靠近边界的地方,军事设施和仓库就建得越密集,长长的订购单无所不包,令到股市上的军工企业的股价和你的那根东西充血的时候一样硬!
除了成品,就连钢锭、筛过的煤块、焦炭、精铜、铅锡也被帝国政府以户部的名义收购,蓄备,民间会缺这些东西?不,一旦战争爆发,军队就会接管所有的物资!
帝国的股市交投活跃,资金不断流进,甚至连远在地球西方的罗马,都有资金流入,除了股市,还在洛阳,筹建期货市场,首批交易的商品是大米、钢材、铜锭。当然,股市和期货市场都是很原始的,类似于欧美初期的股市和期货市场,没有自动报价机,一切都是手工操作,非常的简陋,却是财富的源泉。
在民间,李亦奇放开了缚在中国人身上的智力枷锁,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创造发明不再被视为奇婬巧技,而是财富的代名词,中国人发狂地使用着他们那地球上最聪明的脑袋,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就。
蒸汽纺织机的广泛使用、出现了机器大生产的萌芽,因为全国一盘棋,从北方得来的便宜的羊毛,让呢绒和毛织品大量生产出来,印染业的发达,使到以前要从海外进口的毛制品受到中土廉价高质产品的打击而全面消失了。
各种各样的小机械的应用,中国人和外国人喜欢的丝制品生产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国人起码百分之七十的人在夏天穿着丝衣走动,凉爽透气,昔日贵族的用品,成为了广大民众喜爱的普通衣的。
李亦奇当年从飞船上取来十个古董大钟和一些手表,中国的工匠拆开来,测绘仿制,先后制作出大钟、小钟、怀表,直至青武七年(公元216年),世界上第一个仿制的手表问世,精度也不断提高,初期一天快上一个小时的可笑现象已经成为历史,已经精确到一天快慢不超过十分钟。
不仅精准,中国人还开动脑筋,金表、银表、钻石表乃至花岗岩石壳表层出不穷,属于名牌的称号:雷达、欧米茄、百达翡丽、劳力士等等,都被李亦奇毫不客气地借用了,成为中国人制作出来手表的名称!
在动力系统上,大量地应用蒸汽动力、风力、水力和畜力,能够用来运送,压碎矿物,水力涡轮机、蒸汽机带动风扇往高炉里送温,再改进配方和工艺,使得钢铁产量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