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碗王钰向这个时代所有人告别(4/4)

,泣不成声。

“林爱卿,不必如此。人都有一死,朕这一辈子过得多充实,值。罢了,很想跟你们多说说心里话,可这不象一个皇帝,倒象是平民百姓家地老爷子要挂了,唠唠叨叨说个没完。说正事吧,朕一死百了,可国家还要前进,太子地人选,今天晚上就要定下来。在朕决定之前,想听听你们的看法。”王钰本来五十二岁,头发已经花白,可这时候,却没有人留意到,他地头发渐渐转黑。

是啊,圣上若驾崩,固然是国家民族一大损失,可死者已已,活着的人还要继续走自己地路,太子地人选,不能再拖了。

童贯第一个发言,不要看他年过百岁,可满朝文武里,没有谁比他资格老,自当年西夏兵变失败以来,这位前宋权奸,脱胎换骨,到如今,已然是德高望重。天下人,没有谁再去追究他当年犯下的种种罪行,没有人再记得,他曾经位列宋朝“六贼”之一。

“陛下,太子关系到国家的运势,不能马虎。五位皇子之中,臣认为…”童贯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可能是想到此事关系太大,让这位两代老臣都不能不谨慎再谨慎。

其他两位在此时都把目光投向了他,以童太师的地位,他说出来的话,分量可想而知。

“长幼有序,还是汉王王战合适,可以免掉很多麻烦。”童贯这句话里“可以免掉很多麻烦”值得品味。立长不立幼,这是规矩,没有谁可以非议。

皇后童素颜没有生育,第二位地贵妃耶律南仙也没有生育,那皇帝继承人第一顺位就是赵出云的儿子,王战是皇帝长子,继承皇位理所当然。可他地血统…

“战儿是长子,继承父业,理所应当。可他的母亲,是前宋宗室,吴用去世之前提醒朕,如果朕死以后,有人拿汉王的血统作文章,恐怕对他没有好处。”王钰叹道。

此时,尚同良终于开公表态:“陛下,臣认为,凡事不必墨守成规。规矩是人定地,陛下不也破除了许多祖宗家法么?只要于国于家有益,不必顾忌太多。所谓汉王出身问题,说到底就是担心有人认为他是赵宋血统,担心他复辟前朝,从而起事。臣倒是想知道,若立汉王为储君,哪些人反对?”

林冲马上接过话头:“陛下,不管是哪位皇子,只要圣上钦定他为储君,臣将誓死效忠。臣也相信,但凡忠义之士,必抱定此种想法。如果有人敢怀二心,臣今年七十岁,尚能食肉五斤,开三百石硬弓,到时候,臣照样征战沙场,勤王保国!”

王钰沉默,他一直担心“子不类父”现在果然应验。五个儿子里面,没有一个象他的,至少没有一个有他这种野心。王战满腹诗书,文采风流,却是个谦谦君子,宅心仁厚。王轼好逞匹夫之勇,对政治缺少企图心。王皓孝心可嘉,却没有历练,年纪又轻,如果立他,自己一旦驾崩,他的母亲必然干预朝政,他的舅舅们可都在朝里为官。外戚专权,祸害无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