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四十二章 下海经商
自万县开埠后,就有英国人在此设立海关,征收来往货wu的关税,一直到民国十七年才由南京国民政府收回海关自主权。万县是长江上游地区仅次于重庆的第二大商埠,每年进入西南地区的各类wu资8o%经长江水dao从重庆和万县两大口岸上岸再运往各chu1。
沈修文并没有说话,而是笑眯眯地看着郑怀山,万县有三个码tou,都在沈修文一营的防区,除了货运和客运码tou外,还有一个供八十八师专用的军需码tou。沈修文的心里很清楚,郑怀山的这个朋友愿chu五百大洋借用军需码tou上一船货,原因无外乎两个,船上的wu资不是违禁品就是走私。
郑怀山被沈修文看的心里直mao。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沈修文这个长官不但好说话,而且对他一向也十分信任,让郑怀山这个当了多年有职无权的副营长多多少少找到了gan觉。不过,随着手中有权之后,郑怀山又开始不安分起来,特别是到了万县之后,搭识了几个万县本地的商人,开始利用自己的特殊shen份zuo点小买卖,夹带一些私货什么的。这次有个万县本地商行的老板找上了郑怀山,许诺chu一千大洋借用军需码tou卸一船的货。郑怀山动心了,但是因为守卫码tou的军需码tou的就是一连二排,排长程德安又是沈修文的铁杆亲信。郑怀山这才不得不找上沈修文。
“营长,您放心,我那朋友的那船货绝对不是什么违禁品,都是些棉货和食糖。货wu不多,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卸完。”郑怀山见沈修文迟迟不表态,ying着toupi解释dao。
“老郑,你朋友的这船货大概是私货吧?这样吧,你能不能安排让我跟你这朋友见一见。”沈修文依旧笑眯眯地说dao。
郑怀山闻言顿时一惊,还以为沈修文并不满足于自己报chu来的五百大洋,想吃大tou,心中不由暗暗叫苦,不过总算是没有拒绝,连忙dao:“好的,营长我这就去安排。”
郑怀山的小打小闹,沈修文也早已耳闻,不过看在郑怀山的工作很卖力,也从不敢克扣的粮饷,沈修文也是睁一yan闭一只yan,不去追究。再说这个年代由于军饷比较低,军队zuo生意甚至主动参与走私,倒卖军用wu资的也不在少数,郑怀山这也算是在为bu队创收。同时,他也没有为难郑怀山的意思,更不想吃大tou,几百上千块大洋还不在他沈二少爷的yan里。
其实,这次驻防万县,起初沈修文想在这个未来抗日的大后方zuo点准备好让将来家人有个避难之所。但是临来时老爷子和老丈人送来这六万大洋,再加上自己的积蓄,沈修文也想趁次机会zuo点买卖,毕竟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的是,而且他又不想主动往家里伸手要钱。只不过一来bu队刚刚换防事情比较多,二来他还没想好jutizuo什么生意。而郑怀山今天向自己介绍的这个走私的商行老板,倒是引起了他的注意。见个面,摸摸底细,打听打听现在万县的行情,或许还有合作的可能。毕竟沈修文总不能自己chu面zuo生意吧,他也需要wuse一个比较可靠的合伙人。
当天晚上,在江边一家相对比较安静的酒楼里,沈修文见到了那位通达商行的老板潘康良。潘康良岁数不大,三十chutou的模样,曾在上海洋行当过几年小伙计的他,在了一笔意外小财后,回乡开了这么一家通达商行。因为在十里洋场的大上海见过大世面,加上tou脑活了,商行的生意也是zuo的风声水起。八十八师进驻万县之后,潘康良很快就和负责守护码tou的五二八团一营的副营长郑怀山搭上了线,用高chu市价不少的价格吃进了郑怀山从南京带来的一些私货。时机成熟后,潘康良就向郑怀山提chu想借一营控制的军需码tou进一船私货的请求,并且开chu了一千大洋的辛苦费。
不过,他没想到沈修文长官要亲自见他。潘康良之前从郑怀山的口中知dao沈修文是什么人,而且在上海混过的他同样清楚沈家在上海的地位。对于沈修文突然要见他,潘康良在受chong若惊之余,也有些揣揣不安,不知dao这位沈家二少爷兼营座大人怀着什么目的。
“潘老板这次带的私货怕是利run不少吧?”大家见面寒暄后,沈修文chui着杯子里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