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4.台中(1949—1
1949年5月12日傍晚,我躺在难民船中兴lun的甲板上,到了台湾。爸爸的老友张松涵到基隆码tou来接我们,当晚搭夜车赴台中,半夜抵达,大雨中分坐人力车直赴西区模范西巷张家。天亮以后,和张松涵的儿子张仁龙、张仁园、张仁宁三兄弟试穿木屐走路,走得歪七扭八。那时候台中是贫穷的、淳朴的,台湾人穷得罕见谁有pi鞋穿,满街都是日式木屐。
hua了三台两黄金,我们ding下模范西巷云龙里七十二号的日式房子。爸爸在日记里写dao:
5月25日
1.日过田间风味的生活,每日锄菜、购菜,如无经济压迫,亦luan世之桃源也。
5月29日
6。为琳(王争)各购草帽一枚(ding),小八见异思得,啼要不得,亦为购得一ding,小六yu要而不敢言,屋隅饮泣,节(端节)后有余款,当再为购一ding,人多食少,担当不起也。
另在账本中,留有爸爸这样的记录:
5月7日
卖chu一·五七两(黄金),船票四十一万二千六百五十元,零用五千万。
5月12日
在上海以近六·五两ding房(dingchu房子)、杂项一两。
1.留给六弟一两。
2。船票二两半。
3.在台ding房(ding入房子)四两。
5月12日——6月1日
共hua去半两,计存:
1.白面二袋
2。白米五十斤
3.杂粮十斤
4.木炭五十斤
共计台币三百五十万元(旧台币)合金二钱。此后自6月1日起每月用款八万元,一月照一钱五分黄金计算,连日米面燃料,以不超chu三钱三分为原则,能维持多久算多久,要能于短期内找到小事,则更chu乎预想,能宽裕与延长几许矣!
可见来台当时一家九口,chu1境的艰苦。最值得注意的是到了台湾,他还要“屯积”白面、白米、杂粮、木炭,这zhong无安全gan,足可跟liu亡上海时辉映。在上海1948年初的“屯积”数字是:
1.米九包qiang…足敷一年之用
2.面九袋…足敷四个半月之用
3.豆油四十斤…足敷四个月之用
4.猪油三十斤…足敷三个月之用
5.煤油五桶…足敷五个月之用
6.酱油三十斤…足敷三个月之用
7.煤球一千斤…足敷四个月之用
8.木炭二百斤…足敷四个月之用
9.劈柴六百斤…足敷二个月之用
10.盐三斤…足敷一个月之用
馇米面平均足一年之用
柴煤足一年之用
食油足半年之用
比起liu亡上海时期,在台湾的“屯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再看他日记片段:
6月1日1.实行八小时读书计划。
2。实行八万元(旧台币)日用计划。
6月2日
2.去成功路卖金零·八三两,共得款一百三十二万八千元。
3。买草帽一ding(原注:小六的)。
6月3日
3.购木柴一百四十斤,价十万,台湾wu价亦在涨中。
6月4日
1.冒雨买菜,本日起未超chu预算。
2.购pei米,因雨受阻,明日领。
6月5日
1.领pei米十斤,购炭百斤。
6月15日
1.卖chu金少许,借维持数日,日来wu益贵而金钱益贱,情况日非矣!
2.翁镇有信来。
6月17日
1.函墨林、翁镇,求一中学教员糊口。
2.去市府jiaohu口捐,经多方查访,知为无职业而贫寒,允以最少数征收,半年征二万六千元。
3。去松涵chu1小坐,为生计问题,详议甚久。
6月18日
1.姥姥故去一周年,时光变幻,wu是人非,可慨也夫!
2.为姥姥周年,购少许祭wu,用款近三十万。
3.台湾新币制(新台币)开始。
6月26日
3.函墨林,送履历一份。
墨林就是王墨林,是爸爸北大国文系的同班同学,当时他是“立法委员”在他的帮忙下,爸爸终于找到了一个职业--台中一中国文教员。正巧我由上海缉规中学初一上的shen分,tiao班考取了台中一中,也考取了台中二中。台中一中好,我就上了一中。摇shen一变,进了初二上。那时初二上有甲、乙、丙、盯戊、己六班,我编在初二上甲。
当时台中一中校长是外号“金乌gui”的金树荣,福建林森人,四十六岁,他在1945年12月1日就到一中了,是接收大员,资格最老,热心办学,人也有霸气。当时一中师资集一时之盛,其中刚从大陆逃难来台的老师不少,这些人有的在大陆“此ma来tou大”但是逃难到台湾,求食而已,一切也就没话说。例如程东白老师,四十五岁,辽北开原人,学历是日本明治大学法学士,经历是辽北省教育厅长,但在一中,只能混到个夜间bu教员!他如zuo过外jiao官的郭大鸣老师、都本仁老师,也都纡尊降贵,混起穷教员来。当时爸爸五十一岁,除了五十八岁的余又健老师、五十三岁的陈椿老师,他是年龄最大的,本省籍外号“石tou”的许文葵老师也是五十一岁,人胖胖的,可爱无比。在“老灰级”的几位老师外,其他老师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翁硕柏老师二十九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