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灵魂的高贵孤岛断想
一灵魂只能独行
我是与一个集ti一起来到这个岛上的。我被编入了这个集ti,是这个集ti的一员。在我住在岛上的全bu日子里,我都不能脱离这个集ti。可是,我知dao,我的灵魂不和这个集ti在一起。我还知dao,任何一个人的灵魂都不可能和任何一个集ti在一起。
灵魂永远只能独行。当一个集tian照一个口令齐步走的时候,灵魂不在场。当若干人朝着一个juti的目的地结伴而行时,灵魂也不在场。不过,在这些时候,那缺席的灵魂很可能就在不远的某chu1,你会在众声喧哗之时突然听见它的清晰的足音。
即使两人相爱,他们的灵魂也无法同行。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的最shen切的呼唤和应答。
灵魂的行走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寻找上帝。灵魂之所以只能独行,是因为每一个人只有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
二内在的yan睛
我相信人不但有外在的yan睛,而且有内在的yan睛。外在的yan睛看见现象,内在的yan睛看见意义。被外在的yan睛看见的,成为大脑的贮存,被内在的yan睛看见的,成为心灵的财富。许多时候,我们的内在yan睛是关闭着的。于是,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看见万wu,却看不见mei,看见世界,却看不见上帝,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tou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
外在的yan睛不使用,就会退化,常练习,就能min锐。内在的yan睛也是如此。对于我来说,写作便是一zhong训练内在视力的方法,它促使我经常睁着内在的yan睛,去发现和捕捉生活中那些显示了意义的场景和瞬间。只要我保持着写作状态,这样的场景和瞬间就会源源不断。相反,一旦被日常生活之liu裹挟,长久中断了写作,我便会觉得生活成了一堆无意义的碎片。事实上它的确成了碎片,因为我的内在yan睛是关闭着的,我的灵魂是昏睡着的,而唯有灵魂的君临才能把一个人的生活形成为整ti。所以,我之需要写作,是因为唯有保持着写作状态,我才真正在生活。
三灵魂之杯
灵魂是一只杯子。如果你用它来盛天上的净水,你就是一个圣徒。如果你用它来盛大地的佳酿,你就是一个诗人。如果你两者都不肯舍弃,一心要用它们在你的杯子里调制chu一zhong更完mei的琼ye,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灵魂之杯,它的容量很可能是确定的。在不同的人之间,容量会有差异,有时差异还非常大。容量极大者必定极为稀少,那便是大圣徒、大诗人、大哲学家,上帝创造他们仿佛是为了展示灵魂所可能达到的伟大。
不过,我们无须去探究自己的灵魂之杯的容量究竟有多大。在一切情形下,它都不会超载,因为每个人所分pei到的容量恰好是他必须付chu毕生努力才能够装满的。事实上,大多数杯子只装了很少的水或酒,还有许多杯子直到最后仍是空着的。
四jing1神之树的果实
我gan到我正在收获我的jing1神的果实,这使我的内心充满了一zhong沉静的huan愉。
有人问我:你的所思所获是否南极给你的?
我承认,住在这个孤岛上,远离亲人和日常事务,客观上使我得到了一个独自静思的机会。可是,这样的机会完全可能从别chu1得到,我不能说它与南极有必然的联系。至于思考的收获,我只能说它们是长在我的完整的jing1神之树上的果实,我的全bujing1神历程都给它们提供了养料。如果我ying把它们说成是在南极结chu的珍稀之果,这在读者面前是一zhong夸大,在我自己yan里是一zhong缩小。
假如我孤shen一人漂liu到了孤岛上,或者去南极中心地带从事真正的探险,也许我会有很不同的gan受。但是,即使在那zhong情形下,我仍然不会成为一个鲁滨逊或一个阿蒙森。在任何时候,我的果实与我的jing1神之树的关系都远比与环境的关系密切。jing1神上的顿悟是存在的,不过,它的zhong子必定早已埋在那个产生顿悟的人的灵魂shenchu1。生老病死为人所习见,却只使释迦牟尼产生了顿悟。康德一辈子没有走chu哥尼斯堡这个小城,但偏是他彻底改变了世界哲学的方向。说到底,是什么树就结chu什么果实。南极能够造就伟大的探险家,可是永远造就不了哲学家,一个哲学家如果他本shen不伟大,那么,无论南极还是别的任何地方便都不能使他伟大。
五灵魂的亲缘关系
我偶然地发现了一本泰戈尔的诗集,把它翻开来,一zhong他乡遇故人的快乐立刻弥漫在我的心间。泰戈尔曾是我的jing1神密友之一,我已经很久没有去拜访他了,没想到今天在这个孤岛的一间小屋里和他不期而遇。
读书的心情是因时因地而异的。有一些书,最适合于在羁旅中、在无所事事中、在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