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1章 引子
重庆,解放碑。
万烽火在这片重庆最繁华的地界走着,不jin不慢,气定神闲,踱过一幢幢现代gan十足灯光透亮的店面,也ca肩无数肤白貌mei的重庆妹子。
他右手拎了个鸟笼子,原本是随意拎着的,意识到越来越多的人在看他之后,手指忽然就翘成了兰hua指形状。
这跟xing向或者脑子正常与否无关,纯粹一时兴起,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叫幽默gan。
前后左右都有人驻足看他,还有人掏chu了手机拍他,他听到斜后方的窃窃私语:“是cosplay吗?这叔都这把年纪了,也是蛮拼的。”
万烽火鼻子里哼了一声,真是yanpi儿浅,谁跟你玩儿cosplay来着?
笼子里的金丝雀上蹿下tiao,很有点愤愤不平跟他一个鼻孔chu气的意味。
下一秒,经过一个世界知名的高档男装店面,橱窗里高大邪魅的男模下ba抬起45度,右手掀开价值不菲的西装衣领,向人展示据说充满了xinggan和诱惑的塑料xiong膛,而玻璃面上,hua稽似的映chu万烽火的装束。
他穿对襟的圆领ma褂,大袖,两开叉的长袍,布面鞋,倘若加上个小瓜pi帽和小圆墨镜,那就是惟妙惟肖一肚子坏水的晚清账房先生,不过上述两项既然换成了鸟笼子,又很容易让人想起老舍笔下知dao大清无力回天只能耽于养鹰斗鸟的垮掉的八旗子弟。
当然,万烽火本人绝不会这么想。
他觉得,这代表了一zhong态度,一zhong境界,透louchu某zhong睥睨一切特立独行的王公气质,若非如此超凡脱俗的气质、态度、行为,又怎么pei得起他与众不同的职业呢?
***
三百六十行,各有由来,万烽火的行当其实也源远liu长,他经常跟人说,咱这行当,也是有祖师爷的。
祖师爷名叫百晓生,个人专著《兵qi谱》,人脉极广,消息灵通,人送诨号“包打听”
包打听,多么古老的行当,因为人心隔着肚pi,笑里可以藏刀,真相总是千转百折,诸般zhongzhong,cui生chu了对这个行当古今一脉无穷无尽的需求。
万烽火是天生zuo这一行的材料,他有旁人无法理解的职业热情,只要想到一条无形无味的消息,可以低价买进高价卖chu甚至多人竞拍,可以搅luan一池chun水搅得无数人命运陡转,他就激动的热血上涌坐立难安。
以至于他把名字都改成了“烽火”——那是古代中国最早用于传递消息的几zhong形式之一。
当然,这是ju型市场ju大dan糕,任何人或者机构独揽分分钟都会撑死,所以万烽火清醒而慎重地选择自己的细分市场。
政府的、军方的、外jiao的、资本的、金rong的,与此相关,通通不沾。
他只zuo一zhong消息。
江湖消息。
有时候,年轻人会跟他较真,在他们的观念里,江湖=古装=武打片,只存在于影视或者小说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二十一世纪,江湖比他shen上那件长袍ma褂还要陈旧荒唐。
但是万烽火觉得,有人就有江湖,从古至今一直都在,只不过换了一zhong自我展示的方式而已。
比如古代是纵ma天涯,现在是开车闯dang,破车就是劣ma,豪车就是汗血宝ma,再比如古代一语不合掀桌子吵架,现在话不投机网上开骂,本质都是一样的。
可能是江湖这个名字听起来太古风盎然了,如果换个比较chao的名字,比如“river-lake”年轻人理解起来,就方便多了。
***
万烽火拎着鸟笼子,踏着脏兮兮的楼梯上了二楼的老九火锅店,门口的挂钟显示是早上十点半,完全不是饭点,但这并不影响店里tou已然人声鼎沸热气腾腾。
重庆人民对火锅的热爱,不分寒暑,无论早晚,一样shen沉持久。
万烽火在靠角落不起yan的位置坐下来,木tou桌面上开了feng,里tou填满了红油凝成的膏,想来这油膏的形成也不是一日之功,应该跟化石似的,一层层考究地chu年代。
他点了九gong格火锅,两份全油碟,九荤九素,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服务员大妈运笔如飞,在菜单上点点勾勾画画,还不耽误跟客人沟通gan情:“大哥这shen打扮少见啊。”
万烽火拈着筷子在渐开的锅里过油:“我这人复古,喜huan过去的东西,现代这些玩意儿,太闹腾了,急嘈嘈的。”
大妈很有职业jing1神:“那大哥用钱也不喜huan刷卡?一般都现金?”
顺口这么一问,也不当真指望他答,万烽火还没开口,她已经急吼吼拎着醋瓶给另一桌送过去了。
***
火锅终于腾起来了,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