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八十九章神扇天游记(4/4)

我看来说不定他是万般无奈而不得不成了个野人,东躲西藏的不修经典,劝教但以至道虚无为宗。后来还道他是“其居依崇岩幽谷,凿地为窟室。弟子亦以窟居,去忠六十余步,五日一朝”又言是“立道坛于窟上,每旦朝拜之”后来那位大名鼎鼎的苻坚“遣使征至长安欲留为官,辞还归山,行至华山而逝,谥安道先生”想来他当是在泰山最早定居的一位道士了。

在顾炎武先生所著的《岱岳观造像记》中道“泰山之东南麓王母池有唐岱岳观,今存小殿三楹,土人称为老君堂。其前有碑二,高八尺许,上施石盖,合而束之。其字每面作四五层,每层文一首或二首,皆唐时建醮造像之记。”说得便是道士在泰山建醮造像的事了,最早的一个故事为唐高宗时“显庆六年二月二十二日,敕使东岳先生郭行真弟子陈兰茂、杜知古、马知止,奉为皇帝皇后七日行道,并造素像一躯,二真人夹侍。”那位郭行真应是唐显庆年时主持东岳观的道士,在其身后弟子不知有多少,那位古人在现在很少有人道及了。

午时即到了极顶,四面看去一路而来的那些景点似乎早已是少了些颜色没有些许的高昂,至于曾叹息不已的青帝观、群玉庵、升元观、乾元观、龙泉观、酆都庙、万仙楼、灵应宫早已是忘在了脑后。

站在极顶感到风声飒飒,有了一种飘然欲去踏入虚空的念想。从这里看下去更有种“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的情感,豪情壮志不由的从心底深处直荡胸间,看漫漫世界普天下之众当是没人能在我之上,我便是神,从胸间博发出万种气概直冲霄汉,红尘万卷之中惟独领风骚,所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便能最好的对现在的情感进行拴释。

行到一巨石前停下了不停奔涉的脚步,看着云海如潮滚滚起落,不由的仰看天穹长声直歌:“展开双臂在蓝上上飞翔,飞过那丛林飞向那海洋,自同自在尽情的呼吸,勇敢向前就会有方向。展开双臂在蓝天上翱翔,伴着那白云同风儿欢唱,忘却烦恼忘却所有的事,让心在这里随我去流狼。”

“大哥,你唱的那是什么歌?怎么这么的难听哟?”李化的声音从身后虚虚的飘了过来。

微微的一怔扭头看去,符辉扶着李华、李华拉着清风,一个个苍白着脸弱弱的站在了我的身前,不知方才怎么就将他们几人忘了去,心里有些愧疚。

“俺自编的,你们怎么才上来?”看着李华笑了笑道。

“俺们得歇歇了,这腿都不太听了使唤,”符辉看着我不好意思的道:“对了大哥,这一路光是不停的走,要不俺们去四处看看转一转?也显的俺们没白来一圈。”

看着符辉点了头笑了笑,于是四人便先后行进了玉皇庙大院,最先看到的是极顶石了,它卧在一圈石栏之中,石栏上捆满了各种各样的铜锁,正是有碑石写着“泰山极顶”不少的游人们不停的拍着照以给自己留个影好做个纪念什么的,也有些伸长了手臂努力往里面的孔洞投些硬币以祈求老天保佑能让自己发些个财,可也不想上一想,这究竟是破财还是发财了。

乱乱的四处走了走,因时光尚早一起去看看在壁如刀削的刻有唐玄宗御制《纪泰山铭》的唐摩崖碑,去欣赏北斜横出其形犹如起身探海的拱北石,悠闲的去瞻鲁台转上个一圈,李化便一步也不肯再行了。符辉也是一脸央求的模样,只清风似乎极是勉强的控制着自已的脚步,只好去了小摊前寻了几个小竹凳暂时的坐下来喝上杯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