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花神感于知己之恩,再一舍身图报,以博妹妹喜欢,自然开得时日多,花也格外精神。如不是你,它们早憔悴死了。”绿华这半日工夫,已渐明白崔晴爱她已极,无微不至。因崔晴只是心坎儿温存,眼皮上供养,至多说过几句常在一起,不舍分离的话,从未有过轻薄举动。
绿华天真无邪,也知他为人谨厚,不愿离开,也就未以为意。闻言知他未两句是借花喻人,佯嗔道:“哥哥就是这点不好,大家好在心里,随便说句话,也要表出来。如真有花神,我想她地老天荒,香光长茂,办得到么?”崔晴闻言,恐绿华误会传法表功,岂不冤枉,又悔又急,急切间无话回答,强笑道:“精神所至,金石为开。我真羡那梅花,得到妹妹这等怜爱。我如身是梅花,哪怕受尽风饕雪虐,千辛万苦,经历百劫,也必将妹妹的心愿做到才罢。”绿华笑问:“如此说来,你看我对你,不如梅花么?”崔晴说话出口,本觉不对,心中发急,当时没有体味出绿华语意,不知如何答法,急得脸涨通红。绿华何等灵慧,见他窘状,又问道:“哥哥说呀!”崔晴迟疑答道:“妹妹对我,情逾骨肉,自然是好的了。”绿华乘机笑道:“那么,你对我呢?”崔晴俯首不语。绿华道:“我们先莫忙走,等把话说清楚了,再去吃不晚,”崔晴因黄昏前略倾情愫,话未说完,便被绿华问住,本觉出语失检,尚幸未招玉人嗔怪,见她重提前事,以为心有芥蒂,不禁惊悔。绿华已含笑说道:“你说愿为臣仆,永世不舍分离。前半所说,你大自卑,我不敢当。只问你:永世不与我分离,是否随口一说的呢?”崔晴爱切心乱,专往不好处起疑心,仍未听出绿华真意,惟恐一言触怒,引起决裂,好生愁急,不敢遽答。
绿华也不催他,停了一会,才问道:“你盘算好了么?”
崔晴不容不答,情急无奈,把心一横,一面偷视绿华神色,一面凄然答道:“妹妹如此追问,不容我不说了。我想你我前生,必非外人,至少也是骨肉生死之交。实不瞒妹妹说,家母因长兄不肖,自身所习又是旁门,异日如得兵解转劫,尚是天幸。恐我步长兄覆辙,平日常加教训,示以邪正天人之分,管束尤严。我也颇知自爱。因家父昔年恶名在外,家母人虽极好,临危助夫,自所不免,因此冤仇甚多,改投正教,又无门可人。同道交往,恐受诱迫为恶,又趋下流,所以至今洁身隐修,连个朋友都无。自见妹妹以后,我这颗心,一直便系在妹妹身上,你喜我喜,你优我忧。偶然有句话说错,只要妹妹神色稍有不快,我的心便急得乱跳。前夜分手又早,昨又一日夜未见,不知因何使妹妹生气,惟恐从此不再理我,悔恨交集,几不欲生。直到今日妹妹说明原由,心才放定。这半日工夫,便请我做大罗神仙,我也不换。明知修道人不应如此痴法,有时也未始不想化解,偏是不能化解。我实把妹妹看得比性命还重,休说长期分手,一日不见,我也难安。”说时,见绿华妙目注定自己,并无嗔容,便一口气说完道:“不过我对妹妹虽是爱到极点,但与寻常不同:我把妹妹尊如天人,决不敢丝毫轻渎。妹妹想也知道,不必说了。无论什事,或是妹妹说出甚话,只要不叫我离开,我决不敢违背妹妹的心意,也不忍有丝毫拂逆。每一想到妹妹不久虔修仙业,我是旁门下士,万一伯父母见拒,晤对为难,便自焦急如焚。我别无他念,求似今日这样长此相对,固是万分之幸;既因修为不便,只盼常得望见颜色,以至终古,便遭百劫,也甘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