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三章(6/7)

口口口口口口

一个初秋的黄昏,有一位道冠峨服,风姿如仙的人,正自吟哦着那首定风波诃,独自在塞外的大道上走着。

他那瘦削的脸容上,刻满了许多条的皱纹,象征着老去的年华,和珍贵的往事,但他那神采奕奕的双睛,却又流露出无比的毅力,和生命的意志。

这位风华绝世,望之即不似凡人的道长是谁?他便是白鹤道长——一个曾径是天下第一的高手。

塞上的风景是粗线条的,但浑然而有力,不过,他却无视于此,因为他正被一个绝顶的难题所困扰着。

问题是——天下武林都认为他是十年前塞北大战的生还者,也就是“武林第一人”这封号的当然拥有人。

但是,他自问一己尚不配得有此称号,因为他未克参加大会,就见挫于魔教五雄,虽然以五对一,胜之不武,但是他没参加大会,是不容改变的事实。

那么,究竟是谁胜了呢?

他推想了一大师获胜的机会较多,但其他与会者的实力也不容轻估,譬如白石师弟,武当的玄真道长等等,也都是一时之选。

可是无论谁胜了,却为何没人出面来昭告天下?这是武林有史来的第一遭。

较合理的判断是,两败俱伤。那么下一步是,既然都死光了,又为何没留下一迷一毫的痕迹?

要知道,天下武林十多年来,几乎都拼全力在寻找参加那大会的本门前辈的下落,可是无人能寻出任何的蛛迷马迹来。

以白鹤大师如此过人的智力,尚且不能猜透个中奥妙,也就难怪武林中人要传说纷纷了。

他一双芒布鞋,踏遍塞北各地,只因塞外地子人稀,又隔了这么多年,这些与会者所走途径,也多半不可考。

但根据十多年来,各方面汇集的结果题不,可疑的场所有三,而最合理的地方是——大难滩,

因为此地有天然的流沙,它能吞噬一切,不论善良或邪恶。也就是可以解释为何竟无还迹可寻的真因。

三个多月前,他首次发现了这地方,但一个突然出现的怪人,妨碍了他进一步的探讨。

在匆忙中,他认出了此人依稀像当年的“人屠”任厉。他至少在目前不愿意和五雄朝相

,因此,他主动地离开了。这大违于当年不可一世的白鹤道长之道,但却能充分代表了今日舆世无争的白鹤道长。

十多年来,他因重伤而失去的武功,复原得极慢,但意外地,他的涵养深进了。

他已不是当年他师父鸠夷子口中所言的那个只能练武的小道士,而是一个年已古稀的老道长!

他边想边走,又赶了十多里路,一适时天色已暗,子大的漠野中,更增加了几分凄凉的气氛。

他这次来到塞北,已是第八次,以往他顶多每年来一次,今年可不,因为他自认为,已掌握塞北大战之迷的第一锁匙——大难滩。

迎面吹来一阵初秋的晚风,却燥热得刺人,但白鹤道长被那混杂在秋风中的声息所吸引住了,那是百多不会武人的呼吸的声音。

这百多个有家大约在三里开外处,他们的集会显然与武林眼前的局面有关,而且,他们似乎在等候某些人,因为他们只是无声地静候着。

白鹤道长踌躇了,他应不应该问这件事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