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已七十多岁,但身体仍是十分健硕。
柳掌柜摇了摇头,走回桌子边,坐回椅子上后,对冯老爷说道:“看起来象是两个游方僧人,冯老爷方才的话可真是有点儿莽撞了,对于高僧,我还是相当敬重的。此次我之所以想将这块宝石卖个好价钱,主要是想在云南捐建个寺院,也好了却我多年的夙愿。”
冯老爷干笑两声,说道:“‘未知生,焉知死’?虽然我读的圣贤之书不多,但这鬼神飘渺之物,我也是与圣人一样不相信的,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年的光阴,好好享受才是,怎可受那因果循环之束缚?要真信了那些,还做什么买卖?”他用筷子夹起一块肥鸭,惬意的放进嘴里,嚼了几下,随后说道:“柳掌柜还是别扯别的事情了吧,快把你刚才说的那‘千古奇闻’讲给我听听,我倒很想听听那‘东林二贤’到底是怎么反目的?”
*********************
雪越下越大,气温也下降的很快,渐渐的,地上已经积上了一层薄薄的雪。
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唯有那些抬轿子的轿夫和街边等活干的苦力还停留在可以躲雪的屋檐下,希望能够在天黑前多挣几个钱,以挨过这寒冷的冬天。
风雪中出现了两个灰影,渐渐的走近一座茶馆边,靠近了那些正在茶馆屋檐边躲雪的轿夫。
这是两个和尚,两人身上均穿着件陈旧的灰布僧袍,脚穿草鞋,那草鞋的缝隙中隐约透出白色的袜子,他们的头上都戴着个很大的斗笠,斗笠的帽沿儿遮住了他们的脸,但却无法遮住他们下巴上那长长的胡须。
一僧胡须已经变为雪白,与那正在飘落的雪花的颜色没有什么差别,而另一僧的胡须却仍是花白,看起来应该比那位老僧稍微年轻一些。
两僧走到茶馆边停下,其中那名花白胡须的和尚靠近茶馆门口,询问一名轿夫道:“这位施主,敢问南京城的辩议堂在哪里?”
那轿夫懒洋洋的抬起头来,将两只插在袖管里的手抽出来,向着街道的尽头指了指,说道:“顺着这条路一直走,等过了个街口,向北一拐便是了。”
那和尚双手合十,宣了个佛号,向那轿夫道了谢,随即走回那老僧身边,小声说道:“师父,可能已经不远了。“
老僧并未说话,只是略微点了点头,随即两人便继续沿着街道向前走。
那名轿夫的指点很正确,两名僧人很顺利的来到了辩议堂前。
两僧停下,抬头看看那屋外挂着的匾,见那匾上写着“辩议堂”三个金光大字。
雪白胡须的僧人低声说道:“离尘,去问问那位守军。”
花白胡须的僧人迅速走到那守卫辩议堂的几名士兵跟前,双手合十,问道:“请问几位施主,这里可是辩议堂?”
一名士兵回头望了一眼,喊道:“班长,有和尚问话。”
一名士官走过来,问道:“谁啊?”
僧人将自己的问话又问了一遍,那士官答道:“这里就是辩议堂了。”
那僧人又问道:“那么请问,这里的那场宗教辩议结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