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二章分化之计(3/4)

门外的那些儒生望去,看了半晌,他忽然对郑森说道:“真是有些让人觉得讽刺。”

郑森有些惊讶:“讽刺?”

林清华接着说道:“想当年,朱元璋在南京借着蓝玉案、胡惟庸案杀了不少人,而那些人中多半都是象他们这样的读书人,但奇怪的是,他们好象全然忘记了这些事情,现在反而要为朱家讨回公道了!真是健忘的很。”

郑森无法理解林清华的想法,于是只好敷衍的笑笑,转过身去,继续用千里镜观察那些依然跪在烈日之下的儒生们,当然了,还有他的老师陈鼎。

林清华叹道:“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也不算差,方孝儒一案诛了方氏十族,比九族还多上一族,当真是让人不寒而栗,方孝儒这个老糊涂死了并不可惜,只是可怜了他的那些族人和学生,真是可怜。我在想,假如历史能够重来,假如朱元璋和朱棣还活着的话,你说说看,他们将会怎么处理这些儒生?”

“当然是打板子、砍人头、腰斩了!”莫不计的声音从林清华身后传来,替郑森回答了这个问题。

莫不计向着转过身子的林清华与郑森两人行礼,说道:“莫不计参见两位元帅。”

林清华笑骂道:“胆子越来越大了,竟然敢偷听我与靖海公的谈话!”

莫不计也笑道:“不是属下愿意偷听,而是元帅的声音太大了,属下在塔楼下就听见了。幸亏元帅是在宫内说这些话,若是在宫外说这些话,并被张慎言这样的人听到的话,恐怕要把他们给气昏过去,而且当他们醒来之后,一定会引经据典,大说蓝玉、胡惟庸、方孝儒的坏话,说皇帝杀他们杀的有理,至于他们的那些族人嘛,也许正应了那句老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让他们是贼人的族人呢?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林清华笑着问道:“那,假如桂王或唐王要你死,你会不会死?”

莫不计一脸严肃的摇了摇头,说道:“不会!虽然莫不计读的书不少,但还没有傻到那种地步。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是现下跪在宫门口的那些儒生之中,又有几人会真正为朱明殉葬呢?李贽说的好,‘被服儒雅,行若狗彘’,这就是如今大多数儒生的写照,别的不说,就看看那些投降了鞑子的官员吧,他们之中哪个没有读过圣贤书?哪个没有应试过朝廷的科举?哪个不是大明朝的臣子?可是鞑子一来,刀往脖子上一架,立刻屈服,甚至更有不少人在鞑子没来的时候就做好了迎降的准备,他们心中何曾有过圣人之道?”

听到莫不计这样说话,郑森有些惊讶,便问道:“那为何张慎言会如此呢?”

莫不计说道:“私心,完全是私心!”

郑森更惊讶了,追问道:“私心?不会吧。他为大明社稷请命,应该是公心才对呀!”

莫不计摇头道:“非也,非也!他的私心与一般人不同,他所要的不是利,而是名,他要的是千古流芳之名,他要的是忠臣之名,他要的是圣人之名。为了这个‘名’,他可以抛下一切东西,包括他的性命,而且还包括他的家人、学生的性命,假如他在永乐朝的话,恐怕会跟那方孝儒一个下场。不过,也许是他命大,遇见了二位这样宽宏大量的人,要不然的话,只需二位一道军令,不仅跪在这里的数百人身死当场,而且连他们远在家乡耕田、织布的亲族也不能幸免。所以,依莫不计之见,他们真是百世修来的好福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