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香,便在寺中为判官及屈就的幕客设宴饮酒。要征酒令,当时起居舍人薛保逊也是幕客在坐。郑光举杯说:我来出令。身上取果子,打一名。郑光猜说:膍脐。别人都想不明白,到薛保逊还令时说:脚杏。满座大笑。
郑畋卢携
唐朝时,宰相郑畋和卢携同在中书省,因公事不协调,一再互相大骂,以至抛砚相击。当时人们说他们是宰相斗击(鸡)。因此他们都被贬出京城。
郑綮
唐朝时的宰相郑綮,虽然他的诗很有名气,但是他的政绩却没有名望。当时的王法朝纲已经紊乱,天下多事,人才无处选取,每次议政必然是其说不一。当太原方面兵至渭北时,天子十分恐惧,渴求破敌良策,郑綮启奏道:请于文宣王(孔子)的谥号中加上一个哲字。都是些此类人物。同僚们都认为他很不称职,经常讥讽侮辱他。
郑准
唐朝荥阳人郑准,以自己的文笔不错而做了荆州成汭的门客。他常想背离陈阮之文风。他把自己的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十卷,称名为《刘表军书》。然而文章很不雅。如在祝颂朝中贵要的书礼中写道:中书舍人不过是个草拟诏书的人,而通事舍人只是个有来进谒或朝贡的使节只说句"可"的脚包。还有在给襄州赵洪世袭官职的贺书中写道:不沐浴佩玉为石祁兆,不登山取符而无恤封。这是明显地说他太平常了。应试那天,在一份写《水牛》的诗卷中答道:护犊横身立,逢人揭尾跳。朝官们因此而大笑。
张氏子
唐朝人张裼,有五个儿子,他们叫张文蔚、张彝宪、张济美和张仁龟。他们都先后应试及第,官至宰、辅、丞、郎等。其中有一个儿子,名字不详,少年时他听说,蠹虫钻进了装道经的套子时,因唆食了神仙二字,身上出现了五种颜色,人要能捉取蠹虫吃掉,就能成为神仙上天。张裼的这个儿子对此很动心,于是就写了神仙二字,剪碎后放到瓶子里,又捉了只蠹虫放进去,希望它能唆食二字,然后他好吞了蠹虫。此事使他得了心病,每一发作,竟一个月不吃饭,而且语言粗鲁肮脏,不知避讳。他的家人只好把门紧紧关上而守着他,等候他痊愈。过些日子又正常了,可是一次能吃一个月的饭菜,而且是品着滋味吃个饱。这样一直过了许多年才死去。这本是能知谕人心的神灵之物。一旦伤了神灵之气,对它善行都不可饶恕,何况他行恶。这就是所谓刘辟吞人,张生吞神仙。他们虽善恶不同,但伤害的都是一样的。
刘义方
唐朝时有个叫刘义方的人去参加东府举行的考试(科举考试的初试),试题是貂蝉冠赋,韵脚为审之厚薄。刘义方写完赋之后对人说:我用的是"厚"字韵,其中有一联肯定是押上韵了。于是他吟咏道:悬之于壁,有类乎(类似)兜鍪(头盔)。戴之于头,又同乎席帽(草帽)。人们无不大笑。
郑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