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乃大言曰:押字须商量,争应进士举。季遐且谦以薄劣,乃率数十人请益。权衡曰:此韵难押,诸公且厅上坐,听某押处解否。遂朗吟曰: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谅;犬蹲其傍,鸱拂其上。权衡又讲:青玉案者,是食案,所以言犬蹲其傍,鸱佛其上也。众大笑。(出《乾鐉子》)
李云翰
周咸通中,举人李云翰行《口脂赋》,又罗虬诗云:窗前远岫悬生碧,帘外残霞卦熟红,又李罕《披云动雾见青天》诗:颜回似青天,皆遭主司庭责而遣。举子中有每年撰无名子,前有举人露布。后皇甫松作《齐夔凌纂要》,又李云翰作《吴王李谒天帝记》,无名子。萧相知举年,裴裕所制尤名,近千余首,裕逐罢举。是年,卢庸连旁文宣王庙前哭半日。
译文
张茂昭 王播 李秀才 姓严人 王初昆弟 李 据 教坊人 南海祭文宣王 太常寺 柳氏婢 韩昶 王智兴 韦氏子 令狐绹 郑光 郑畋卢携 郑綮 郑准 张氏子 刘义方 郑群玉 梅权衡 李云翰
张茂昭
唐朝时有个叫张茂昭的,为节度使,常吃人肉,等到被任命为统军来到京城,同僚中有人问:听说尚书在节镇时喜欢吃人肉,真假?张茂昭笑着说:人肉又腥又腻,怎能吃。
王播
唐朝时,淮南节度使王播用十万贯钱贿赂皇上宠幸的近臣,以图谋到朝廷内做官。这些宠臣有谏议大夫独孤郎、张仲方,起居郎孔敏行、柳公权,起居舍人宋中锡,补缺韦仁实、刘敦儒,拾遗李景让、薛延口等数人。前一天,他们已在延英殿(皇帝与宰相们议政的地方)争论过这件事,而后才送钱授官,这样的人很多。从外官迁转为内官如学士、三司使等,都有定价。因此得到这些官位的人不在少数。近来还有县令、录事参军这些官职,也在一些店铺里出卖。以至竟有未经科举也没有官资的白丁便一下子当了县宰郡守的。所以会出现这种事,主要是各地诸侯不依从皇命的结果。有来处理这样事情的官员,也要设法使他不遵照皇上的命令。或者告诉他是有原因的。或许是那时的人太重利了吧?不然就是谏官官署任人不当,不然,为什么对毁坏了的纲纪不曾向皇上提出一句整顿的字样呢?实在让人不明白。
李秀才
唐朝的郎中李播在被任命为蕲州刺史时,有一个姓李的自称是举子(被荐举应试的士子)的来拜见。正巧李播有病,子弟们会见了他。看过他拿来的诗卷,上面全是李播的诗。这位李秀才走后,他们把诗稿拿给李播看,李播惊讶地说:这都是我当年应举时的答卷啊!只是改了人名。第二天,李播让儿子去邀请李秀才调解此事。李播的儿子追问道:大人让我问一下,这些诗是不是秀才写的?李秀才听到此话,脸色已变,道:这是我平生用尽苦心才写出来的,不会有错。李播的儿子又道:这是大人参加考试时的答卷,同时还有书札都没有更改,还是请秀才不要再胡言了。李秀才慌恐地说:我以前确实是欺骗你了。实际是二十年前,在京城的书店以一百钱买到的,竟不知是你父亲的佳作。我的心情不胜恐慌。李播的儿子又把这些说给父亲听,李播笑道:此人大概是个无能之辈,也没什么可奇怪的,饥饿穷困就会这样,实在可悲啊!于是送了些粮食给他,并让儿子在书房设宴招待他。几天以后,在他告别时,又送他一些丝绸。这天李播才接见了他。李秀才拜谢了前边的事之后又道:我拿着郎中这水平很高的卷子,游历于江淮之间,已有二十年了,今希望能赠送给我,可以吗?也使它的光彩能发扬于旅途。李播道:这还是我从前未成事时的胸怀和志向,如今年老又作了郡牧,已没有用处了,就送与你吧。李秀才竟毫无愧色,旋即放于相袖筒里。李播又问道:秀才打算到哪里去?李秀才说:想到江陵去拜见表丈卢尚书。李播道:你表丈任什么官职?李秀才道:现为荆南节度使。李播道:叫什么名字?李秀才答道:名叫弘宣。李播拍手大笑道:秀才又错了,荆门卢尚书是我的亲表丈。李秀才惭愧恐惧而语无伦次,便又进一步说道:诚然,郎中的话是对的,但那是你和我共同的荆南表丈,刚才是我把话说得太婉转了。于是再拜而走去。李播感叹道:世上竟有这样的人!蕲州都把此事作为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