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上也很有造诣,擅长书写草书、隶书。一次,太祖萧道诚问王僧虔:我的书法跟你比谁高谁低呀?王僧虔回答说:臣正书第一,草书第三。陛下草书第二,正书第三。臣无第二,陛下无第一。太祖大笑,说:你呀,太善于辞令啦!然而世上有道路,山丘却不给予你平坦!王僧虔官至左仆射尚书令,死后追封为简穆公。他的长子王慈,七岁时,外祖父江夏王刘义恭将他带到正厅,拿来各种宝物,让他随意取拿。王慈只拿起一张素琴画的孝子图。王慈十岁时,和跟他一般大的小孩蔡约到寺庙去拜佛。正赶上和尚们在佛前忏悔。蔡约调戏地说:众位僧人今天在这里口中:乾乾的在干什么呢?王慈应声答道:你这样不懂礼仪,怎么去振兴蔡家的宗门?蔡约是蔡兴宗的儿子。谢超宗看到卫慈学习书法,问他:你的书法与王僧虔公比较怎么样?王慈答:我的书法和家父比较,就象拿鸡跟凤凰比一样啊!谢超宗,是谢凤的儿子。王慈一直升任到侍中,赠太常卿。蔡约升任到太子詹事。
又 齐高帝曾经跟王僧虔赌书法。写完了,高帝问王僧虔:谁的书法第一?王僧虔回答说:臣的书法在人臣中属第一,陛下的书法在帝王中属第一。高帝笑着说:爱卿你真可算得上很善于自我赞扬啊!
王融
南朝宋末年,王融模仿古今书法杂体,共有六十四体,编成书,孩童们都争相效仿临摹,一时间家藏纸贵。而风、鱼、虫、鸟,是七国时书,元长都作隶字,故此留给后来人以为诫勉。湘东王遗、沮阳令韦仲将此书增定为九十一体,次功曹谢善勋又增九体,合成为百体。其中作八卦为书,一以太为两法。一丈大的一字,方寸小的地方可书千字。
萧子云
南北朝时梁人萧子云,字景乔。梁武帝问他:蔡邕飞草而不露白,王羲之露白而不飞草。卿你是怎么考虑的呢?萧子云曾经书写一个大萧字,后人放在匣子里珍藏起来,视为至室。传到张宾护,在他东都旧宅里设有萧斋,珍藏这帧墨宝,前后墙壁上都是名家题词。梁武帝建造一寺,令萧子云用飞白体书一个大萧字,到现在这个萧字还存在。李约倾其所有的家产,从江南将这个萧字买回到东洛,建造一座小亭用来玩赏,这座小亭名叫萧斋。
萧特
海盐令兰陵人萧特擅长书写草书、隶书。高祖观赏后说:王献之的书法不如王羲之,萧特的墨迹可超过他的父亲了。
僧智永
南北朝期间,南陈永欣寺僧智永姓王,他的远祖是王羲之。僧智永对历代的书法都有精深的研究。他恭恭敬敬地研习草书,终于登上草书的堂奥。僧智永的书法,章草、草书已达妙境,行书达到能书的程度。他的哥哥智楷也擅长书法。丁觇也擅长隶书。当时懂得书法的人都说:丁觇的正楷,智永的草书。将二人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