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又能在纸上书写。秦灭汉兴,有纸代替竹、木简书写。到汉和帝时,蔡伦改进了造纸的技术,此后制出的纸更适于书写了。左子邑进一步发展了蔡伦的造纸技术。萧子良答王僧虔书上说:左子邑制的纸,美妙有光。韦仲将制作的墨,在这种纸上书写,墨黑如漆;张伯英制作的笔,在这种纸上书写,尽意穷声,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绝妙的好纸离现在太久远了,久远得没法得到它。
胡昭
胡昭,字孔明,颍川人,少年时就学识广博。胡昭不追求名利,不爱虚荣,有齐叔、伯夷与商山四皓的气节。他能书籀文,尤其擅长书写真行。卫恒评论说:胡昭与钟繇都拜刘德升为老师,都擅长书写草行。然而胡昭书法体肥,钟繇书法体瘦。二人留下的墨迹,都堪称后人效仿的楷模。羊欣评论说:胡昭字得到张芝书法的风骨,索靖字得到张芝的形态,韦诞字得到张芝书法的结构筋脉。张华评论说:胡昭擅长书写隶书。茂先和荀勖共同整理胡昭书写过的笔记、典籍。又专开书法这门功课,招收弟子教授他们。让这些弟子师法钟繇,胡昭的书法。由此看来,胡昭堪称一代名士。
钟繇
魏时人钟繇,字元常。小时候跟随刘胜去抱犊山,学习三年书法。钟繇常跟魏太祖,邯郸淳、韦诞等人一起谈论书法。一次,钟繇向韦诞借《蔡伯喈笔法》看看,韦诞没有借给他。钟繇生气捶胸,口吐鲜血。魏太祖取出五粒灵丹让他服下,救了他一条性命。韦诞死后,钟繇命人盗掘他的坟墓,终于得到了这部《蔡伯喈笔法》。从此,钟繇的书法日见长益,更趋精妙。钟繇全神贯注地研习书法,有时躺在床上用指书写,常常将盖在身上的被子穿破。有时上厕所,竟然忘记出来。他看到各种物件都想到书法,试图将它们书写,描画下来。
钟繇特别善于模仿曹喜,蔡邕、刘德升的书法。他的真书。可称绝世佳品。刚柔兼备,点划之间,往往书出神来之笔。可以说是幽深无际,古雅有余,自秦汉以来的的诸位书家,没有超过他的。就是古时候的一些帝王实施好的政治,给人间送去爱与关怀,广结人心,象钟繇这样的书法名家也出现的不多。这都是奉行德行的结果啊!钟繇的行书稍逊王羲之、王献之。他的草书位列卫诞、索靖之下。论到他的八分书,前有魏武帝的泰山受禅碑。因此,钟繇在书法中造诣最高的还是真书。钟繇死于魏明帝太和四年,享年八十岁。钟繇隶书、行书已达出神入化的境界,他的八分草书也至臻妙品。现存有钟繇遗留下来的书法珍品十二种,神笔巧运,奇品常见。
钟会
钟会,字士季,钟繇的儿子,擅长书法。钟会的书法继下父亲钟繇书法的风格,追求字形的结构,行书、草书都很漂亮,尤工隶书。他的书法风格,笔法飘逸,气势酣畅,字如其人有凌云之志。即如人们常说:铸剑就要铸干将、莫邪那样的宝剑。一次,钟会伪称自己的墨迹为荀勖写的,两位表兄弟发生争执,就到荀勖母亲钟夫人那儿取剑欲动武,两个人闹得想分居另过。但是考虑建造一栋住宅得用去千万吊钱,就未移居。荀勖悄悄画舅父钟繇的画像,钟会发现了,很受感动,表兄弟又言归于好。荀勖的书法也是钟家的风格。钟会的书法行草,章草都很漂亮,是神妙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