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鹄
钟会字士季,元常。善书,有父风。稍备
骨,
兼行草,尤工隶书。遂逸致飘然,有凌云之志。亦所谓剑则
将镆铘焉。会尝诈为荀勖书,就勖母钟夫人取宝剑。兄弟以千万造宅,未移居。勖乃潜画元常形象,会兄弟
见,便大
恸。勖书亦会之类也,会隶行草章草并
妙。(
《书断》)
师宜官,南人。灵帝好书,征天下工书于鸿都门者数百人。八分称宜官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能而
嗜酒,或时空至酒家,因书其
以售之,观者云集。酤酒多售,则铲灭之。后为袁术将钜鹿耿球碑。术所立,宜官书也。(
《书断》)
师宜官
胡昭字孔明,颍川人。少而博学,不慕荣利。有夷、皓之节,甚能籀书,真行又妙。卫恒云:胡昭与钟繇,并师于刘德升,俱善草行。而胡钟瘦,尺牍之迹,动见模楷。羊欣云:胡昭得张芝骨,索靖得其
,韦诞得其
。张华云:胡昭善隶书,茂先与荀勖共整理记籍。又立书博士,置弟
教习,以钟胡为法,可谓宿士矣。(
《书断》)
胡昭
钟繇
宜官书,如鵰翅未息,翩翩自逝。(袁昂《书评》)
左伯
张芝字伯英,好书。凡家之衣帛,皆书而后练。尤善章草,又善隶书。韦仲将谓之《草圣》。又云,崔氏之
。张氏之骨。其章草急就章字,皆一笔而成。伯英章草行
神,隶书
妙。(
《书断》)伯英书,如汉武
,凭虚
仙。(
袁昂《书评》)
张昶
魏钟繇字元常。少随刘胜抱犊山,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等议用笔。繇乃问蔡伯喈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槌
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由是繇笔更妙。繇
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
书,最妙者八分。(
羊欣《笔阵图》)
钟会
左伯字邑,东莱人,特工八分,名与
弘等列,小异于邯郸淳。已擅名汉末,又甚能作纸。汉兴,有纸代简。至和帝时,蔡
工为之,而
邑尤得其妙。故萧
良答王僧虔书云:
邑之纸,妍妙辉光;仲将之墨,一
如漆;伯英之笔,穷声尽思。妙
远矣,邈不可追。(
《书断》)
刘德升
繇尤善书(明抄本无书字)于曹喜、蔡邕、刘德升。真书绝世,刚柔备焉。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
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虽古之善政遗
,结人于心,未足多也,尚德哉。若其行书,则羲之、献之之亚。草书则卫索之下。八分则有魏受禅碑,称此为最也。太和四年薨,迨八十矣。(矣原作年,据明抄本改)元常隶行
神,草八分
妙。(
《书断》)钟书有十二
,意外巧妙,实亦多奇。(
袁昂《书评》)
崔瑗
魏韦诞字仲将,京兆人,太仆之,官至侍中。伏膺于张伯英,兼邯郸淳之法。诸书并善,题署尤
。明帝凌云台初成,令仲将题榜。
下异好,宜就
正之。因危惧,以戒
孙,无为大字楷法。袁昂云:如龙拿虎据,剑
弩张。张茂先云:京兆韦诞、诞
熊、颍川钟繇、繇
会、并善隶书。初、青龙中,洛
许邺三都,
观始就。诏令仲将大为题署,以为永制。给御笔墨,皆不任用。因奏:蔡邕自矜能书,兼斯、喜之法,非绔素不妄下笔。夫
善其事,必利其
。若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兼此三者,又得臣手,然后可以逞径丈之势,方寸千言。然草迹之妙,亚乎索靖也。嘉平五年卒,年七十五。仲将八分、隶书、章草、飞白
妙,小篆
能。兄康字元将。工书。
熊字少李(明抄本李作季。)亦善书。时人云,名父之
,克有二事。世所
焉。(
《书断》)
又云,魏明帝凌云台成,误先订榜,未题署。以笼成诞,辘轳长絙引上,使就榜题。去地二
昂《书评》并《书断》)
张芝
梁鹄字孟皇,安定乌氏人。少好书,受法于师宜官。以善八分书知名,举孝廉为郎,亦在鸿都门下,迁选郎。灵帝重之。魏武甚
其书,常悬帐中,又以钉
,以为胜宜官也。于时邯郸淳亦得次仲法,淳宜为小字,鹄宜为大字,不如鹄之用笔尽势也。(
《书断》)
韦诞
张昶字文舒,伯英季弟。为黄门侍郎,尤善章草。书类伯英,时人谓之亚圣。文舒章草神,八分
妙,隶
能。(
《书断》)
刘德升字君嗣,颍川人。桓、灵世以造行书擅名。即以草剏,亦甚妍。风
婉约,独步当时。胡昭、钟繇,并师其法。世谓钟繇善行狎书是也。而胡书
,钟书
瘦,亦各有君嗣之
也。(
《书断》)
崔瑗字玉,安平人。曾祖蒙,父骃。
玉官至济北相,文章盖世,善章草书。师于杜度,媚趣过之,
画
微,神变无碍,利金百练,
玉天姿,可谓冰寒于
也。袁昂云: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王隐谓之草贤,章草
神,小篆
妙。(
《书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