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
又 韩愈
王镣富有才情,数举未捷。门生卢肇等,公荐于官云,同盟不嗣,贤者受讥。相
负薪,优臣致诮。乃旌镣嘉句曰,击石易得火,扣人难动心。今日朱门者,曾恨朱门
。声闻蔼然。果擢上第。(
《抒情诗》)
田游岩
。(《摭言》)
郑愚尚书,广州人。擢士第,(第下原有士字,据北梦琐言三删)扬历清显。声甚
而
好华,以锦为半臂。崔魏公铉镇荆南,郑授广南节制。路由渚
,铉以常礼待之。郑为
士时,未尝以文章及魏公门,至是乃执所业。魏公览之,
加叹赏曰:真销得半臂也。(
《北梦琐言》)
崔铉
唐田游岩初以儒学累徵不起,侍其母隐嵩山。甘中,中宗幸中狱,因访其居,游岩
拜。诏命中书侍郎薛元超
问其母,御题其门曰,隐士田游岩宅,徵拜弘文学士。(
《翰林盛事》)
朱桃椎
宣皇坐朝,次对官趋至前,必待气息平匀,上然后问事。令狐绹李远为杭州刺史,宣皇曰:我闻李远诗云,"长日唯销一局棋。"岂可以临郡哉。对曰:诗人之言,不足有实也。仍荐远廉察可任,乃俞之。(
《幽闲鼓
》)
齐会稽孔稚珪,光禄灵产之,侍中
隆之孙,张
之内弟。稚珪富学,与陆思晓、谢沦为君
之
。珪不乐世务,宅中草没人。南有山池,
日蛙鸣。仆
王晏尝鸣笳鼓造之,闻群蛙鸣,晏曰:此殊聒人耳。答曰:我听卿鼓
,殆不及此。晏有愧
。历位太
詹事。赠光禄大夫。(
《谈薮》)
李元诚
丹陶弘景幼而惠,博通经史。覩葛洪《神仙传》,便有志于养生。每言仰视青云白日,不以为远。初为宜都王侍读,后迁奉朝请。永明(永明原作
平,
梁书五-陶弘景传谓永明十年上表辞禄,据改)中,谢职隐茅山。山是金陵
,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华
天。有三茅司命之府,故时号茅山。由是自称华
隐居,人间书疏,皆以此代名。亦士安之玄晏,稚川之抱朴也。惟
林泉,尤好著述。缙绅士庶禀
伏膺,承
向风,千里而至。先生尝曰:我读外书未满万卷,以内书兼之,乃当小
耳。齐
祖问之曰:山中何所有?弘景赋诗以答之,词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祖赏之。(
《谈薮》)
令狐绹
卢鸿
杨敬之才公正。尝知江表之士项斯,赠诗曰:
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
相逢说项斯。因此遂登
科也。(
《尚书故实》)
孔稚珪
贺知章
卢肇
元结
韩愈引致后辈,为举科第,多有投书请益者。时人谓之韩门弟。后官
,不复为也。(
《国史补》)
玄宗徵嵩山隐士卢鸿,三诏乃至。及谒见,不拜,但磬折而已。问其故,鸿对曰:臣闻老云,礼者忠信之薄,不足可依。山臣鸿,敢以忠信奉上。玄宗异之,召
赐宴,拜谏议大夫,赐章服,并辞不受。给米百石,绢百疋,送还隐居之
。(
《大唐新语》)
朱桃椎,蜀人也。淡泊无为,隐居不仕。披裘带索,沈浮人间。窦轨为益州,闻而召之。遗以衣服,为乡正。桃椎不言而退,逃
山中。夏则
形,冬则以树
自覆。凡所赠遗,一无所受。织芒履,置之于路上。见者皆曰,朱居士之履也。为鬻取米,置之本
。桃椎至夕取之,终不见人。
士廉下车,
加礼敬。召至,降阶与语。桃椎一答,既而便去。士廉每加褒异,蜀人以为
谈。(
《大唐新语》)
北齐赵郡李元诚,钜鹿贞公恢之孙,钜鹿简介灵之(灵之原作之公,据北齐书二二李元忠传改)曾孙。放诞,不好世务,以饮酒为务。为太常卿,太祖
以为仆
,而疑其多酒。
谏之,元诚曰:我言作仆
不如饮酒乐,尔(尔原作耳。据明抄本改)
仆
,宜勿饮酒。行台尚书司
如及孙腾,尝诣元诚,其
宇芜旷,环堵颓圯。在树下,以被自拥,独对一壶,陶然乐矣。因见(见字原缺,据明抄本补)其妻,衣不曳地。撒所坐在褥,质酒
,以尽
意焉。二公嗟尚,各置饷馈,受之而不辞,散之亲故。元诚一名元忠。拜仪同,领卫尉,封晋
公。卒赠司徒,谥曰文宣。(
《谈薮》)
天宝之,元结自汝濆,大率邻里南投襄汉,保全者千余家。乃举义师宛叶之间,有婴城捍寇之力。结天宝中师中行
。始在商于之山称元
,逃难
猗玗之山称猗玗
,或称狼士。渔者呼为聱叟。酒徒呼为漫叟。及为官,呼漫郎。(
《国史补》)
杨敬之
陶弘景
贺知章放旷,
谈笑,当时贤达咸倾慕。陆象先既知章姑
也,知章特相亲善。象先谓人曰:贺兄言论调态,真可谓风
之士。晚年纵诞,无复规检。自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