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王纂 真白先生 桓闿 兰公 阮基
士王纂
士王纂乃金坛人,住在
迹山中。平时好积
功救助生灵,对待
兰公
阮基者,河内人也。以周武帝建德七年,因熊
王屋山东北,见一
士坐松树下,神状奇异。基遂舍弓矢,稽首起居已。师命基曰:“可暂往观中眺望。”岩间忽有一童
,引基到观门。台殿严丽,皆饰以金玉;土地清净,皆绀碧琉璃;行树端直,绿叶朱实,清风时起,锵然有声。基于门下观览,心神惶怖。载拜请退。即至师所、师笑曰:“汝不敢
邪?”基曰:“凡夫
人,不识大
,忽于今日,得睹天堂,情诚喜悦,不能自胜。愿师弘慈,济基沉溺。”师曰:“汝积罪人也,先
微缘,今得遇我。汝命将尽,其奈之何?”基闻,不胜惶悚,叩
千百,求乞生津。师遂令基,舍恶从善,誓弃弓矢,乃授基《智惠上品十戒》,兼为设蔬
。
讫令去。基载拜奉辞,师曰:“汝命绝之时,吾将度汝。”其年冬,基得暴病而卒,唯左手一指尚
。家人不即葬之,三日而活,久能言。言云:初见黄衣使者二人,执文书,引基去,忽至一
,状如台府,至屏门,使者引
。见大厅上有官人隐隐,阶前小吏数十人,皆执簿书,或青或黑。有一吏执黑簿,谓基曰:“汝积罪
厚,应
地狱。”基闻,仓卒惶怖,莫知何言。良久思之,忽忆圣师,心中作念:“初别之时,‘言临命绝时,必来度汝’,今日危困,幸垂救济。”须臾,天西北瑞云忽起,云车冉冉,自空而下,直至阶前,去地丈余而止。乃见圣师在车中坐,冥官见之。皆稽首作礼。圣师曰:“我有弟
在此,故来度之。”乃取经一卷付基,基载拜跪受,题云《太上救苦经》。令基读之一遍,冥官皆稽首受命听讫。谓基曰:“可去,勿住此,
勤
,后更与汝相见。”言讫,失师所在,唯觉香气氛氲久之。乃见一黄衣使者,引基至家,唯闻家号泣之声,基乃还活。凝坐良久,追忆梦中经,不遗一字。乃慎持念,遂抄录传于世。复辞亲友,
王屋山,莫知所在。(
《神仙
遇传》)
桓闿者,不知何许人也,事华陶先生,为执役之士,辛勤十余年。
常谨默沉静,奉役之外,无所营为。一旦,有二青童白鹤,自空而下,集隐居
中。隐居欣然临轩接之,青童曰:“太上命求桓先生耳。”隐居默然,心计门人无姓恒者,命求之,乃执役桓君耳。问其所修何
而致此,桓君曰:“修默朝之
积年,亲朝太帝九年矣,乃有今日之召。”将升天,陶君
师之,桓固执谦卑,不获请。陶君曰:“某行教修
,勤亦至矣,得非有过,而淹延在世乎?愿为访之,他日相告。”于是桓君服天衣,驾白鹤,升天而去。三日,密降陶君之室言曰:“君
功著矣,所修本草,以虻虫
蛭辈为药,功虽及人,而害于
命。以此一纪之后,当解形去世,署蓬莱都
监耳。”言讫乃去。陶君复以草木之药可代
命者,著别行本草三卷,以赎其过焉。”后果解形得
。(
《神仙
遇传》、明抄本作
《神仙拾遗》)
译文
阮基
兖州曲阜县平乡九原里,有至人兰公。家族百余
,
专孝行,
动乾坤,忽有斗中真人,下降兰公之舍,自称孝悌王。云居日中为仙王,月中为明王,斗中为孝悌王。夫孝至于天,日月为之明;孝至于地,万
为之生;孝至于民,王
为之成。且其三才肇分,始于三气,三气者,玉清三天也。玉清境是元始太圣真王治化也;太清者,玄
行,虚无自然,玉皇所治也。吾于上清已下,托化人间,示陈孝悌之教。后晋代尝有真仙许逊,传吾孝
之宗,是为众仙之长。”因付兰公至
秘旨。于是兰公获斯妙诀,颖悟真机,默辨往由,顾知前事。因与里人共
郊野,忽睹古冢三所,乃云:“此是吾三仙解化之坟,请民报官,令移冢旁之路,勿令人
践蹋。”吏乃讯于兰公,此言以何验实。公曰:“第一冢者,昔有真人骸骨,今乃已得复形,是为地仙,长生久视。第二冢见有仙衣一对,
经一函,复有一人,方如醉卧,发之良久,乃能话谈,此以太
炼形,绵养真气耳。第三冢有玉
丹,服之,白日便当冲翥。”于时官吏与兰公对开三冢,其所明验,一一并同。兰公乃诣冢间,躬取仙衣挂
,又取金丹服之,招邀卧冢二真人,同共耸
而轻举。官吏悔谢,虔恳拜陈,启问兰公,何时下降。公曰:“我自此,每十日一至于斯,更逾数年,百日一降,施行孝
,宜准玄科,接济樊笼,符臻至
。”自尔,吴都十五童
,丹
三岁灵孩,泊于兰公,并是仙之化现也。所传孝
之秘法,别有宝经一帙,金丹一合,铜符铁券,得之者唯
明大使许真君焉。(
《十二真君传》)
十四日,窆于雷平山,同轩辕之葬衣冠,如乔之藏剑舄,比于兹日,可得符焉。诏追赠中散大夫,谥“贞白先生”,仍敕舍人监护。
枢《得
传》云:“受蓬莱都
监,弟
数百人。有先得
者,唯王远知、陆逸冲、桓清远,嗣先生之德焉。”唐天宝元年,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太保,梁郡(许刻本郡作邵)陵王萧纶为碑铭焉。(
《神仙
遇传》,明抄本作
《神仙拾遗》)
桓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