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滥泰,学且师安,叨沐犹吾之纳,谬当真之印。再逢亲友,弥
佛恩,久慨孤贫,将陈法施。采集般若,纶贯华严,提挈毗尼,发明惟识。然医方万品,宜选对治;海宝千般,先求如意。观夫文富义博,诚让杂华,指
投机,无阶圆觉。故参详诸论,反复百家,以利其
,方为疏解。冥心圣旨,极思研
,义备
相,禅兼顿渐,勒成三卷,以传
学。然上中下品,
殊。今将法彼曲成,从其易简。更搜
要,直注本经。庶即事即心,日益日损者矣! 华严原人论序 万灵蠢蠢,皆有其本;万
芸芸,各归其
。未有无
本而有枝末者也。况三才中之最灵,而无本源乎?且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今禀得人
,而不自知所从来,曷能知他世所趣乎?曷能知天下古今人事乎?故数十年中,学无常师,博考内外,以原自
。原之不已,果得其本。 然今习儒
者,祗知近则乃祖乃父,传
相续,受得此
;远则混沌一气,剖为
之二,二生天地人三,三生万
,万
与人,皆气为本。习佛法者,但云近则前生造业,随业受报,得此人
,远则业又从惑,展转乃至阿赖耶识,为
本。皆为已穷其理,而实未也。 然孔、老、释迦,皆是至圣。随时应
,设教殊途,内外相资,共利群庶。策勤万行,明因果始终;推究万法,彰生起本末,虽皆圣意,而有实有权。二教惟权,佛兼权实。策万行,惩恶劝善,同归于治,则三教皆可遵行;推万法,穷理尽
,至于本源,则佛教方为决了。然当今学士,各执一宗。就师佛者,仍迷实义,故于天地人
,不能原之至源。余今还依内外教理,推穷万法,初从浅至
,于习权教者,斥滞令通,而极其本。后依了教,显示展转生起之义,会偏令圆,而至于末。文有四篇,名原人也。 示学徒文 一从别后,相忆是常,未审朝暮用心,在何境界?得背尘合觉否?外境内心,觉了不相关否?定慧轻安?悦否?修行若忘失菩提心,知之总是
业否?数数觉察,勤勤观照,习气若起,当
即休,辄莫随之,亦莫灭之。何以故?
焰之
不应趁故,不应灭故。不应趁故,免落凡夫纵情;不应灭故,免堕二乘调伏。圆宗顿教,毕竟如斯。但与本
相应,觉智自然无间。长时之事,难可
书。略标大分,自须努力,不多述也。 义叶 义叶,会昌中沙门。 重修大像寺记 太和乙卯岁,颍川郡陈公为左神策将军,以其诛暴息
,宸衷亲付之右地。公上酬天造,忠奉国恩;内戢三军,外安百姓。拥二州之地,雾卷波澄;宁万乘之心,?销烟灭。冀恢宏乎至
,实匡赞我有唐。至开成戊午岁,公因观地无遗利,农则有秋,遂谒(阙一字)元以告清慎,拜大像以请鸿福。方叹鸠鸽巢
,荆棘掩砌,廊宇霖漏,楼殿欹倾,寺无居僧。爰诘耆旧。曰:顷若庄田典卖于乡里,林木摧毁于樵童,赖(阙)旧地
清俸以收赎,固兹请僧,重复其业,然耕耘?获,未有
次焉,尚书乃命僧藏?为赴知已者,时不历二祀,装慈尊以金(阙一字)饰(阙一字)殿以丹ぬ,而众事云毕。至于储蓄车乘,与生生之
,兼顷亩年代,并录之于寺记碑
,以示邻里乡党,为免侵夺不朽之验。凡百君
,敬而听之。 元楚 元楚,大中时江夏沙门。 庐山东林寺观音方丈记 观音之于诸先觉,犹孔门之有亚圣,其悲智应用,鸿纤毫亿刹,常如示诸掌。是以郢川屈殳,因伯兄宗厚上人为空王
室弟
,手足相
,尝得开斯语,遂舍二十万,于新殿东南,造观音方丈。一间四厦,西向。峻栋?,间
廊庑。又以香泥,仗普门功德,克类端庄,天饰梵仪,如语如嘿。危冠百宝,风容动摇,式系拳拳,灵贶斯在。俾愚菲薄,旌?
贞。愚无文,苟
赞其播植善稼,于斯而已矣。噫!兹寺也。自晋至唐,五百馀岁。以土木有坏,因而造之者数也。真风未弭,因而复之者时也。由是前九江太守给事中博陵公,奉诏指?之。旧龙象三十人,经营建立之。方三四年,基构宏壮,特新前象,遂得炉峰增
,圆牒再张。车盖贵游,结辙林下,逢迎相贺,辉动岩轩。挹虎溪之波澜,清麈尾之风韵,阅绎故事,饱饫前生,从容
啸而去。若是则安知来者之无柴桑乎?往者之无雁门乎?矧馨香
实,千
雪明,重修白社,期在旦夕矣!愚江
宿齿,常梦寐旧岑,力抒肺
,远谢泉石,亦厚公之惠也。以唐十六叶圣宣皇帝大中六年壬申
二月十五日,江夏僧元楚记。 清越 清越,大中时敬亭山沙门。 新兴寺佛殿石阶记 十三年秋,嗣天
用旧制安天下释像。明年二月,兹寺钜殿石砌,果而成功。维时冠祠刹尊貌,踞极敞千
,比其在阶陛,得无
耶?始台杰河东公定而崇之,俨然峻峙。既像素
,绘座严侍列。中瞻环眩,千一焕若。乃丹其甍,乃赭其楹,林池谷壑,煜?变。遂以修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