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想带宽慧去城里玩玩。宽慧怂恿昭云,顺便去邱家走动一下,让亲事更明朗化。昭云害羞,便拉着惜梅作陪。
四人一早出发,午后就到大稻埕,在永乐町附近找到旅舍,哲夫去谈生意,三个女人便四处逛逛。
她们游览的地点都集中在港町的茶市部分,尤其是茶香及花香最盛的一、二、三丁目一带。
这一区的街道狭小,两边的洋楼却很整齐美观,最特殊的是,它们的骑楼台基,均高到人的腰部。
“那是为了防水灾的。淡水河就在旁边,夏天做台风,真的就会淹那么高。”
宽慧解释。
这些洋楼在清朝时,是驻外使节及洋商居住的地点,如今为茶商所据,换了另一副繁华的面貌。
一路走来,让惜梅开了眼界,其热闹比家乡更胜几倍。骑楼下挤满了拣茶的妇女,茶箱、茶篓一趟趟搬进搬出,甚至还有人拿着长竹竽,招呼路过妇人来帮忙。
若非惜梅一行人,穿得像富家小姐,恐怕也被拉去了。
除了茶行外,一目丁还穿插着医院、绸庄、洋行,邱家人的产业就坐落其中。
她们走到尾端的妈祖宫口,又由原路绕回来。
黄昏时,他们赴邱家作客。
邱家的宅第是这条街上最有气派的,三层褛,带着大正时期巴洛可式的精致色彩。外面美丽,里面更豪华。二楼大厅摆着全套的黑檀木大理石家具,名贵的古董玉器四处陈列。
后面的餐厅设了两桌丰盛的酒席,除了邱纪仁的父母、兄嫂、弟妹外,还有叔伯们,连年纪最大的永阶叔公都到了。
热闹的宴席到一半,纪仁和哲彦匆匆赶来,两人一身学生刺服,头上带着帽子,脚下是夹脚的木屐。
哲彦的出现令惜梅高兴,纪仁的出现却令她不安。这是邱家的地盘,她一定不受某人欢迎吧!
哲彦往她身旁一坐,纪仁也偏偏与他们同桌,就面对着她,害她的胃口全然丧失,剩下的时间如坐针毡。
“今天玩得开心吗?”哲彦边吃饭边问惜梅。
“当然开心。”惜梅说:“你读书够辛苦了,干嘛还跑来呢?”
“也不能整日坐在书桌前呀!”回答的是纪仁:“何况未婚妻来了,他的心怎么定得下来呢?”
惜梅满脸通红,她听到昭云的窃笑声。这邱纪仁可真无聊,大众之下还要糗她。好在这一桌都是年轻的人,否则真无地自容。
在他人屋檐下,自是不能反唇相稽,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再说话,免得让他逮到机会。
吃过饭,纪仁的母亲素珍留他们住下来。
“我已经在市场前面订旅舍了。”哲夫说。
“你每一回都那么客气。我们家的房间那么多,有哪一间输给旅舍的?”素珍说。
“讲生意较方便啦!”哲夫说:“茶馆就在隔壁。”
“不然宽慧你们三个人来住好了!”素珍说:“旅舍人来人往,女眷毕竟不太安心。”
“我要帮忙打点料理,还是住旅舍吧。”宽慧看看小泵和堂妹:“你们呢?昭云不是嫌旅舍太吵吗?邱伯母既有这番盛情,你们就住下来好了。”
惜梅是百分之百的不愿意,但众人多口,加上主角昭云一脸欣喜,她哪好意思不识时务,泼人冷水呢?
在等邱家长工去拿行李时,纪仁又提议明天带两个小姐去草山赏花。
“你们不是要忙毕业和考试吗?怎么会有时间呢?”纪仁的父亲景山说。
“再看也不差那么一天。明天休假,正好松弛一下筋骨,才更有力气去拚。”
纪仁说:“昭云小姐和惜梅小姐难得来一趟,我和哲彦都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