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子翔不肯放手。
子翔也没闲着,马上为孤儿院代拟证明书。
苗岱红说:“三十年来我们都毋需保证甚么。”
“西方国家去年发生了一些事,使他们谨慎起来,事事收紧,小心门户,或许可以原谅。”
“我恐怕领养孤儿会受到影响,我希望这里所有孩子都得到好归宿。”
子翔说:“你在孤儿院工作多久?”
苗岱红微笑“我在孤儿院长大,我是第一批孤儿,一直无人认领,到了七八岁,更加变成老大姐,我在院长大、读书、工作。”
“啊。”
“这就是我的家。”
真没想到。
“别说过去的事了,先把保证书做出来。”
她们请教过律师,措词不卑不亢,简洁地说明一切。
“明天一早,我亲自把信拿去。”
子翔用完计算机,忠告说:“用蓝牙技术比较快捷,方便得多。”
岱红微笑“我们已弃微软,决定采用国产科技,有信心跟得上。”
子翔轻轻答:“当然。”
“整个程序由我负责,你看怎样?”
“做得好极,我游览过网页,资料详尽。”
“请你指教。”
“我向你学习才真。”
两个年轻女子都笑了。
“子翔,你真好。你毫无时髦女子习气。”
“你过奖了。”
“子翔,我给你看我儿时照片。”
苗岱红按下档案密码,荧幕上出现她个人数据。
照片中的小女孩秀丽可爱,但是,仍遭父母遗弃。
“那一批只得我一个人留在孤儿院,其余孩子,都已往世界各地安居。”
语气中有许多欷歔。
这时,有人找苗岱红听电话,她走开。
子翔的目光无意中落在密密麻麻的记录上。
一个容字忽然跃进她眼帘。
这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姓氏,客太太常常说子女千万不可读医,否则将来被人笑叫庸医。
看仔细一点,子翔怔住。
“彼得容与妻子马利容,地址加拿大卑诗省温哥华西十三街二二三八号。”
子翔头上像是被一吨砖头击中,这正是她家地址,她在该处出生。
容家住址怎么会在杭州第一孤儿院的计算机数据上出现?
子翔连忙阅读内容。
“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十一日加国公民容氏夫妇领养三月大女婴祥红。”
子翔不敢相信双眼。
这正是她的生日!
子翔猛地站起,推翻了椅子。
趁苗岱红未返,她把整份文件印出小心收好。
岱红回转来,笑着说:“林斯先生说明日中午亲自送护照来。”
她看见容子翔呆呆地站着。
“你怎么了?”
岱红顺手按熄计算机,收拾桌面杂物。
她再转过头来,发觉子翔已经不在室内。
她追出门口“子翔,子翔?”
子翔奔出孤儿院,一时不知去向,她截了一部街车。
司机问:“去甚么地方?”
“丹阳路。”
她走进一间咖啡室坐下,细看手上资料。
子翔还算镇定。
她父母的姓名地址,她的出生年月日,文件上还有她的照片,她的血液是O负型。
照片中的她与今日无太大分别,小小圆扁脸,大眼睛。
这无异是她。
子翔抬起头,孤儿院她叫祥红,所以,母亲给她取一个叫子翔那样文雅动听的名字。
她仍然不愿相信这是事实。
纯是巧合,希望在地球的另一边,也有一对容彼得马利夫妇,廿五年前,在杭州收养了一个孤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