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大闺女都有偷摸着让他玩的,自己也不是金枝玉叶,何苦守着个破嘛呢。李月娥边揪边想,待揪了满满的几大捧,她开始犯难了,怎么拿回去呢?
说,像她们这样的家本不该缺粮,两个大劳力,又没有小的,怎么可能缺粮呢?关键是她本不是下运河的人,被人从海里面骗过来,无奈之下下嫁给田守旺。说她是海里人并不是说她是条
人鱼,而是从靠海的地方来的,是个“沙宝
”
下运河地区位于河北省的中,濒临渤海,自然条件优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一条大运河在下运河平原蜿蜒穿过,浇
着两岸
沃的土地“万灶沿河而居,千帆顺
逐波”自古以来就有北方
乡的
誉。
收工的人们都陆续的走远了,直到看不见她们的影,赵永田也离开了麦田回了家,他中午喝了
酒,
睛迷迷瞪瞪的,
本没注意到李月娥还没离开,也忽略了那块黄
草地的存在,或者说是
本没朝那方面想,
荒季节,有什么可偷的呢?
除了满哇的黄草,还真就没得吃了,她的男人田守旺比她大十几岁,结婚三年多,至今也没怀上个崽,可大人的两张嘴也是嘴啊,一日三餐总要吃的。
下运河这地界的人很有意思,对从外地过来的人,不是男是女,是老是幼一律都叫“蛮
”并对各个地方来的人都有不同称谓,对从南方来的就叫“南蛮
”对从北方来的就叫“侉
”对从不远
海边来的人就叫“沙宝
”
黄草也就几天的光景才是鲜
的,当开满金黄
小
时就开始变老了,过几天牵藤疯长,老得
都啃不动,谁还稀罕它呢。再说了,集
也不在乎社员们揪
,能揪多少呢?赵永田主要是怕挨大队书记李宝库的批。你别看李宝库一副慈眉善目的样
,实际上是个“笑面虎”肚
里的歪歪不少,整人很有一些手段,生产队长和社员们都怕他。
疯似地拼命朝上长。到了它在田里长得郁郁葱葱、铺天盖地的时候,社员们下工时便顺带揪上一把带回家,全队的上空便弥漫着一青涩的草香味。
一个不会秧的女人在下运河地区有什么用?一年又能拿多少工分呢?加之男人也太窝
,太老实,三
打不
个闷
来,每天也是和别的大男人一样
工,拿的工分却比别人的少,两个人加起来。
赵永田拍着大声叫骂也没有用,他家的锅里也正炒着碧绿的黄
草,他的叫骂也不过是
样
,其实黄
草并不好吃,又没有油,吃
肚
里嘈人剐心,可总比没得吃要好吧。
好几回她都在想,要是再这样下去,脆把
给他算了,好过活受罪,跟他赵永田睡觉的又不是我一个人,全队多少老娘们跟他睡了。
总不能了麦苗回家吧?李月娥看着大家一个个离去了,心里还真有
不放心,于是慢腾腾地脱下
解手。
蹲着两把就撕开了脚,顺手一绕,便
地扎在
上,不留一丝
隙。她站起
来,解下
带,弯腰想把黄
草朝
筒里装,却怎么也够不着。
用衣服或者是方巾包回去吧,别人看到肯定要怀疑。再说了,方巾是无论如何舍不得的,金贵着哩,忽然,她灵机一动,何不把两只脚扎在
上,再把黄
草从
里
两只
筒。
这样走着回去别人不注意本发现不了,可是现在没有扎
的绳
,李月娥往四周看了看,再回
时瞥见了自己的
。
反正,这些人都是那不会
农活的人,其实这也不能怪她,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为土质和气候等因素,各地方
植的农产品品
和耕作方式是大不一样的,她们老家就不
稻,而是
玉米,植棉
。所以,她也就不会
秧。
本来是装装样的,没想到还真的来了
意,便畅快淋漓地撒了一泡
。等她站起来系好
带后,抬
四下里张望一番,确信
边再没有其他的人了,她便几步跨到黄
草田里,蹲下
就用手揪了起来,家里已经断顿了。
乡下女人的筒一般都比较
大,把
脚
的线
撕开,两个布
打个结就行了,回去把撕开的
儿用针一连,照样好好的。李月娥不禁为自己想到的办法而兴奋起来。
还不抵别的人家一个壮劳力。李月娥心里清楚,这是赵永田在故意刁难,就是因为一直没答应让他上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