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舰队的名称得以启用,并配合着掳来得土著女子很好地鼓舞了水手们的士气。
过了二十天后,攸侯喜指挥官发现站在船舷可以用肉眼看到远方连绵不断的白色山脉,他大喜过望,认为这一次终于找到了合适的陆地。不过很快他发现船舷外十分寒冷,迫使所有人不得不缩进船舱,和身边的同性和异性互相拥抱着取暖。攸侯喜指挥官不得不成立了风气纠察,惩罚那些企图和同性抱在一起的人。
更令攸侯喜指挥官深受打击的是,当他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再度来到甲板上朝陆地望去时,他大吃一惊。他看到在遥远的白色大陆上,影影绰绰大约有三千到四千名模糊不清的军人严阵以待,他们穿着前胸白后背黑的标准制服,在刺骨的寒风中仍旧保持直立状态。
攸侯喜指挥官的吃惊是有道理的:整齐的制服证明对方军队已经呈现一定的职业化倾向;寒风中依旧保持着标准的站姿则表明对方军人狂热的尚武精神以及坚忍性格。
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下,攸侯喜指挥官没有信心能够打赢这场仗,他回头看了看裹在棉被里瑟瑟发抖的亲卫队,有些踌躇起来。
这时候,对方的军队有了动作。他们一个接着一个趴倒在地,飞快地滑入海中,并发出欢快的鸣叫。
原本在船舷张望的攸侯喜指挥官吓得几乎退回了船舱里。很明显,对方已经觉察到了舰队的存在,并着手开始发动水面下的进攻。他立刻回过头去,声嘶力竭的让传令兵把命令传到每一条船上去。
撤退!快撤退!
这条命令得到了非常彻底的贯彻,没有一个亚热带的人类愿意留在这种鬼地方。于是殷商舰队纷纷升起船帆,调整船舵,开始战略上的大撤退。
由于怯懦,攸侯喜指挥官没能成为第一个登上南极大陆的人类。不过他本人倒是一点也不后悔。
撤退期间,殷商远征舰队遭遇了第一次管理层面上的危机。事情的起因是攸侯喜指挥官的撤退命令,他一直以为整个舰队是朝着东方前进的,因此他下令整个舰队左转向北。结果掌舵的水手在调校司南车的时候才发现舰队已经持续了半年的错误,他们一直是在向南开的。
这样一个错误当然是不可饶恕的,但问题的重点是,不可饶恕的应该是谁。
为了理清这个问题,二十条船之间展开了热烈地讨论,甚至互相攻击。后勤船只指责领航船玩忽职守,竟然在半年内都没有核对过一次方向;领航船只则反击说正因为后勤船只贪得无厌地超载,让整个舰队附近的重力和磁场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才导致了这场方向感的大灾难。
舰队面临着分裂的危机,攸侯喜指挥官这时候想到了他特意带上船来的两百名公共关系专家。经过这些专家的讨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很快形成了。他们首先设法在领航派和后勤派之间制造出第三个派系:考拉派。这一派的主张是:自从舰队到达澳大利亚之后,一切都变得不好了,所以罪魁祸首应该是澳大利亚!都怪澳大利亚。
这一派在最开始的时候人轻言微,但很快其他争吵的两派发现,把矛头指向远在几百海里以外的澳大利亚是个不用冒丝毫风险的主意,于是很快联合起来,加入到考拉派谴责澳大利亚的合唱中来。
解决方案的第二步则是找一只和澳大利亚有关的替罪羊。这很简单,攸侯喜指挥官的爱妾怀里抱着一只产地澳大利亚的考拉。巫师们经过占卜后宣称,天不喜欢这只考拉,所以才故意让我们偏离了航道。各船舆论立刻变得对考拉不利,纷纷要求处死这只不吉利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