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喊去帮忙,她怎么能让文才撤回来呢?可是外头得病的人实在不少,她又有些担心文才,思来想去,劝住婆婆,她寻了个借口,一个人来寻英华说话。
自柳五姨到曲池来,柳夫人便彻底不管家务事了。英华不只要管家务事,因为玉薇隔一日还要去乡下探望耀文,她还要捎带着替玉薇分担一些杂事,忙的都喘不过气来。好容易忙了一早上,才歇下来梳头。
英华坐在窗前的一张榻上,杏仁持着一柄雕花牙梳替她梳头,她闲着两手,拈着一朵栀子在闻香。乌黑细滑的头发从二小姐肩头垂到坐榻上,满屋子都是幽香的头油香气。几个小丫头在阶下,洒水的洒水,扫地的扫地。小海棠蹲在一个花架子边,使湿手巾擦花架子上的花盆,看见文才娘子来了,忙喊:“文大奶奶来了。”
英华愣了一下才明白说的是文才娘子,忙站起来喊:“嫂子快进来,我正梳头呢,就不出去接你了。”
淑琴笑嘻嘻进来,便觉得英华的闺房变了个模样。从前在县里时她也到英华的卧房里来过。以前英华的住处十分朴素,从来不见金玉。今日一进来,最醒目的就是挨着墙的那几只大柜子大箱子,都包着云纹的白铜饰,边边角角擦得雪亮。窗台边的半桌上,搁着一个晶莹剔透的白玉香炉,左边摆着一个红玛瑙盆,盆里垒着十来只拳头大的黄果子,右边是个一尺高的玉山子,雕着仙人捧桃。屋子里不只到处都透着奢华,靠着墙还站着几个眼生的漂亮大丫头。
英华因淑琴多看了屋子两眼,笑道:“我这里理陪嫁呢,乱糟糟的,都叫嫂嫂看见了。”
英华的嫁妆?淑琴眼前一亮。姑姑昨日还和她念着想早些替表兄毕姻,英华这边都在理陪嫁了,想来理的差不多了就要提成亲的事了。思及此,她便笑道:“理的差不多了罢,二舅妈可是看好日子了?”
英华摇摇头,道:“我娘忙的很,都叫我自己弄,我这里管着家也丢不开手,只有闲了弄一下两下,还早呢。嫂嫂你坐,我五姨带来好杏仁粉,妹子叫人点一盏百合杏仁露与你吃。”
淑琴坐在榻边的一张椅上,一边看英华梳头一边吃杏仁露,两个人一搭一搭说些闲话。淑琴看外头站着几个管家想进来都被小海棠拦住了,情知再不说人家又要忙了,咳了一声,带笑道:“你表哥今儿早上起的极早,早饭都来不及吃就出门了,跟个孩子似的。”
杏仁的手一抖,梳子差点滑落。英华侧头看看淑琴,微微含笑,等她说话。
淑琴便道:“施药是积福的好事,娘和我都不拦他的,只是…只是你表哥倒底体弱,有些儿怕他过了病气呢。所以想问问妹妹,他们在外头施药,是怎么一个情形。”
这口气倒有些像昨晚上大哥说话。英华一边疑惑大哥是不是跑去姑母面前打拦,一边笑道:“施药是这么一个章程,妹子说与嫂嫂听听罢。他们借了我五姨的一个大仓库,要把成箱的药照方分捡,再分运各处施药点。有几个现成的方子配的成药,或是汤剂,或是丸药,都要先备好。还请了郎中在施药点坐诊,若是病症相合,就与他成药,若是不符,就现开药。施药虽然要表兄劳累奔走,但是直接和病人接触的机会并不多,哪里就那么容易过病气。再说了,咱们家前阵子不是都病了么,吃几剂药也就好了。真过了病气,只要及时医,也不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