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小人挑唆(2/2)

桓范反问:“据公云,主公曾与崔季珪有隙耶?”(未完待续。)

所以是勋没等桓范把最近洛中的情况汇报完毕,就忍不住抢先问他,皇帝为什么一定要责罚我,褫夺我太尉之衔?缘由何在,你们在洛可曾探查明白其中的真相了吗?

贾诩奏上,曹髦不禁犹豫,便召重臣相商:“罢是勋太尉衔,实先帝之遗诏也,朕安敢擅改?即因其功而恢复之,亦似不可急于一时,朝令夕改,恐伤朝廷之威也。”曹洪就说啦:“前臣将兵,有卒军伍,即鞭笞之;复有奏前获首级,将功抵过,吾乃亲为疗伤,并赐百金。有过则罚,有功即赏,皆不可迟,胡云朝令夕改?”

倘若曹髦确实在内心怨恨着自己呢?那自己此时,就更是太阿倒持,不智之甚。等小家伙长大成人了,羽翼丰满了,布置妥当了,谁说他肯定杀不了我?!人若溺,得草即扶,难还不许我提前挣扎一下吗?

是勋听桓范说到这里,不禁皱眉:“天因何而必罪我耶?”那么好的台阶都不知下,这孩是真傻呢,还是一定要跟我过不去?“其乃迂执孝,不敢变先帝成命耶?抑或怨我耶?”

最终曹髦说了:“远使尚在途中,未至洛也,而是宏辅亦始蜀。且待彼归,再定可也。”先等是勋返回洛,我再下决断吧,你们且让我多思忖两日,如何?

华歆、贾诩、刘晔等人闻言瞥一曹洪,心说这大老,你就别跟这儿帮倒忙啦。贾诩拿倭使说事儿,请皇帝收回成命,那只是给个台阶下而已,并没有提什么“将功折罪”;而你曹廉今天举的这个例,以之类比是勋,反倒好象坐实了此前所罪是勋四事…

当然啦,不肯退步,反归朝,大方向上虽然相同,但因应两不同的情况,应对的方略也当有所差异。要是曹髦真傻,我就必须力反击——从来熊孩都是大人惯来的,这时候就该先照丫脸上来几个响亮的耳光,给他长长记,然后再徐徐教导之。倘若曹髦怨恨自己呢?那就不可来啦,以免对方恼羞成怒,铤而走险。必须先放低姿态,只求得立朝中,然后继续厚植党羽,实掌权柄,再找机会为伊尹、霍光事…

这个问题一定要先搞清楚,曹髦是因为没有政治经验,所以不知是否应该收回成命呢,还是他压儿就不想收回成命,他心里对我有怨气呢?只有搞明白了这个问题,才能确定我等该当如何招应对。

是勋双眉微皱,忙问:“小人者谁?”

桓范跟是勋说,他和是复虽然煽乎起了为自家主喊冤的群众运动,但还真没有想的收场办法来——除非曹髦自己认怂,但这必然在皇帝心中留下一颗钉,对是勋将来也未必见得有利啊。最好是得着个合适的台阶,曹髦借此下台,于是一天乌云散去,双方皆大喜。无疑倭使之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台阶,可桓范和是复还在暗中串联,要拿这事儿说情呢,老猾的贾文和倒比他们抢先了一步…

即便实在教不好,没有关系,曹家还那么多人呢。彼若真敢为昌邑,我独不能效霍光耶?!

是勋已经基本上打消了返乡隐居的念啦。倘若曹髦是真不懂事,所以办岔了,好,我可以原谅他——左右不过太尉一个勋职、虚衔而已,老没有那么小肚,这儿都放不下——然而原谅归原谅,直接把国家到他手上,我不可能放心啊。就曹德、华歆、王朗辈,真能扶得起一个阿斗吗?我必须继续立朝,甚至寻机辅政,尝试着一步步把他教育成熟了,然后才能说得上“功成退”辛辛苦苦辅佐曹打下天下来,可不能给个熊孩玩儿坏了。要是自己返乡十年二十年,历史惯却又搞个“永嘉南渡”来,那可怎么好?!

ps: 明天正月十五,要回父母家吃团圆饭,估计得停更一次了。而且临近尾声,重新铺陈朝局,为了不烂尾,费的心思也更多一些,创作速度被迫放慢…还请读者朋友们谅解。

桓范闻言,微微一愣,随即拱手向是勋:“以公与范之揣测,天如此,恐实受小人之挑唆也。”

刘晔赶,好不容易才把曹洪的话给圆过来,那意思希望皇帝以倭使事下诏,复是勋太尉衔,而至于之前那诏书,就当从来也没有发生过好啦。是勋是不是真有过错,咱们糊过去就得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