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一章经营西域(3/3)

帝国未来的统治也就站稳了。

事实胜于雄辩,我们来算

:西域驻军5000人,每人假设一那么共要1825000斤的供给,要是全是帝国运来,共需要能载重100公斤的骆驼达18250次,负担巨大!

只是,即使有了帝国的恩赐,西域广大的下层百姓依然没有过上好日子,因为各国统治者把多出来的产量收走了,仅是让百姓多留一点的产出。

不干涉内政嘛,诸葛亮并没有强烈要求西域各国统治者要怎么着“偷偷地”告诉西域百姓,在帝国本土,农民是十税(收成)一,其它的,全是农民自己的了…

农业上购买西域人的产品,想方设法运出去,运来廉价物美的日常用品大量供应西域民间,还组织医疗队,上山下乡,送温暖给西域的普罗大众。



且说诸葛亮看过书,到餐厅吃早餐,一个华族军人伺侯他进餐。

他没有带家眷,他的妻子黄月英还留在帝都。

远离帝国统治中心,每一个人手都是宝贵的,之所以这么奢侈用上了一个华族来伺侯而不请西域用人,不是请不起,更不是嫌弃那里的人,而是因为诸葛亮习惯边吃早餐边看送来的情报简报,当然不能让外族人在旁边。

早餐是牛奶、核桃果仁夹肉三文治,新鲜的小麦面粉烤得金黄,油量足,很有嚼劲,诸葛亮津津有味地吃着,随着翻看着情报。

当中有一份来自于楼兰的情报,上面的标志是“十万火急!”

流经楼兰的“孔雀河”水流极剧下降,原本水量充沛的河道现已见底,人畜可以通行,而作为孔雀河注入的罗布泊,水位也开始轻微下降了。

楼兰上层和民间极度恐慌,国君进行了大规模的祭祀,求山神供水,传闻神谕是因为“MUYO”!(诅咒)

楼兰的天空中传来了虚无漂渺的悲凉之叹:“孔雀河干,罗布泊涸,风沙四起,楼兰消失!”



放下左手的情报和右手的面包,诸葛亮沉吟着: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河水断流了呢?

他吩咐一边伺侯的军人道:“传令,立即准备好船、五十人的队伍和驼队,带上测量器材,明早出发。”

“是!”…

龟兹国有塔里木河流经过,塔里木河位于孔雀河的上游,因此诸葛亮的小队伍坐船搭着骆驼顺塔里木河而下。

如果说孔雀河是楼兰的母亲河,塔里木河则是龟兹的母亲河,河流宽广,河水湍急,几可追拟中原地区的大河。

水质…简直是天河落下凡间,河水清洌,在上游喝一口真可甜到心里。

生命就在塔里木河强烈繁衍,河上的渔夫们,看见打着帝国旗帜的小蒸汽船,纷纷挥手向他们致意,说不定在他们心中,他们更乐意归由帝国统治:他们打的满舱的鱼,官府、船主、渔头要收一半以上,官府除了收税,就什么都不管他们了。

汽船跑得飞快,到得接近下游的中游地带,诸葛亮们上了岸,开始陆行。

不能再乘船下去了,下游形成了宽阔的沼泽区、湿地,走不得也。

绕过下游,又走过一段沙漠、戈壁、高地山区,到达孔雀河上游,再顺河而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