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崔琰,是原汉朝的顺民,昔曾为曹操的尚书,不肯顺从曹操称帝,后来青龙时期辞职,他在许昌(原曹操帝都)开办了〈华夏时报〉,为二流报纸,在一些汉朝遗民中还有点市场。主要报导北方之事,针贬时世,虽不敢公开扯大旗造反,但不时刺朝廷一下的事也不少。
几乎一说起崔琰,官员们都皱起眉头,他可是个顶心顶肺的混蛋加三级的家伙。只是他有点聪明,打擦边球,不触犯底线,就是不犯法(他如果号召大家去反对皇帝,那么官府即时可以砍他的头),官府一时也没奈他何。报给皇帝听,皇帝何许人也?有容乃大,只是哈哈一笑,并不理会。
崔琰在〈华夏时报〉登载评论员文章,洋洋大观过万字,大意就是此次大旱,加上骇人听闻的黄河断流和热死人,完全是因为朝廷出兵打仗所致,自帝国出动军队南征北战,一路留下的累累白骨,杀戮过多,有伤天和,有负圣人的仁义之教,导致上天降罪!如今之策,当改弦易辙,修回圣人的仁义之道,行王政,当令天下归心,而无今日之祸矣!
这类刺头的报纸,华歆看后勃然大怒,立即化名“寒江钓翁”在全国大报纸《江东日报》的首页刊登反击文章道:“我华夏一族,盛名远播,威服八方。其存亡之道,当以仁义治于内,以干戚致于外。四海之内,皆我族类,当共沐圣上恩泽。四海之外,皆为夷狄,敢有称兵来犯者…—虽远诛之!”
他赤裸裸地说:“我们中华民族,对于世界和人类有着重大的责任,顺我者为我族,不顺我者,我等当以刀剑传道。我们华族的四方战略应该一手刀剑、一手《论语》,彻底让周边的蛮子统统都深受我儒家影响(毒害),让我华夏之地周边无蛮族!”
骂了一通,稍稍解气,却不解恨,遂找到法务大臣荀攸,要他着下级法庭出传票捉人!
荀攸双手一摊道:“本官难为也!按《大元律》,当依法办事,圣论曰不以言论杀士,如今风头火势,我们捉人,只怕是人家说我们心中有鬼!而且,他现在居然是乡议局的议员,朝廷自有体制,不是想捉就捉的!”
他与崔琰有香火之情,多为推搪之意,华歆不得如愿,由于有着制约,虽贵为首辅也并不能随心所欲。只好调动舆论机器,多家大报轮翻齐上,把护国真人于吉的话登出来,又登出大地图,指明我们天朝的煌煌伟绩,岂是几只蚊子哼哼哼就能阻止得了?
这些报纸类似的文章铺天盖地,南方人深受皇帝毒害,当然看不惯崔琰,南方人齐声痛骂崔琰,而北方官员,只能附和南方官员,因为他们不能反对朝廷大政,北方民间,跟着皇帝的好处多多,又会有几个人跟从崔琰?!
崔琰势孤,但风骨极硬,任尔风吹雨打,他就是不低头,不断在他的小报纸上翻典故著文章,大报系也是舞文弄墨,你来我往,令诸多读者看得津津有味。
华歆有些苦恼,这番“炒作”反令崔琰的名气大增,他的报纸竟销量翻了二三倍!
僵局还是由一家小报《太阳日报》来打破了,它是一家专门刊登低级趣味的报纸,例如青楼消息,各大明星的小道消息等等,有自己的狗仔队,这家报纸的主编是个酒鬼,经常喝得烂醇,被人告上法庭是常事,奇怪的是他总能平安无事,他的垃圾报纸也不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