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八章帝国的聚宝盆一(3/3)

族的,还摆着帝国抢来的土著用的物件,例如新奇的木雕。

张靓莹边走边向衙差吩咐道:“下午准备召开乡议会,商量财会开支,你们去叫议员们来吧。”

作为新区,又由于是皇帝的女人主政,因此中央每年拨款三百五十万两白银之巨下发南洋,连拨五年,并且不用上交赋税,以充分放水养鱼。

按官府新体制,中央下拨的款项,除了专门指定给具体的项目之外,款项将和地税一起,归乡议局决定开支,用于地方,由乡议局投票通过使用,因为这是地方事务!

中央已经开始放权,不再事事皆管了。

乡议局,并不是一个摆设,权利也越来越大,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权利的,早期的乡议局,最主要是监督权,那时期,就算皇帝想给他们财政权也不行,因为没有多余的钱给地方自由分配。

现在就不同了,经过长达三十多年的发展,一直以经济人口发展为纲,军事上也不穷兵黩武,帝国的中央财政收入高达五千五百万两白银(或者贯铜钱,折合价),各个地方政府的地税收入也近二千万两白银。

对于地方的开支,总督有提议权,但无决定权,不过,对于地方事务,总督有否决权,乡议局的提案只要二分之一的简单半数通过即可成立,被总督否决之后,需要三分之二的票数才能推翻总督的决定。

冷兵器年代,让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有利于地方建设,但全国性事务,李亦奇是牢牢抓紧不放的,任何乡议局无权干涉中央(有建议权)。

因此,张靓莹因地方事务要用钱,必须经过乡议局的同意。



现在人口不多,象样的地方不多,乡议局并不大,是个15个人迷你型乡议局,就设在白宫一楼办公和开会,决定地方事务。

开会是开放性的,皇帝有诏,除了机密事之外(这种事很少见),平时官府、乡议局的大门大开,任何合法的子民,都有权利去旁听会议,只需要保持安静,特别是小子民,学堂经常组织他们去旁听会议,回去写报告,当为社会实践。

地方事务,不止是官府、乡议局的事,而是全体子民的事儿。集思广益,全民参与,让子民打心眼地想到这个国家,自己也有份。

爱国,不是空口说的,倾注了感情的地方,就会爱上它,不会想着造反。

好了,现在到了时间开会,拖了半小时,断断续续来人,乡议局只到了7位衣冠楚楚的乡绅,大家面面相觑,因为按帝国法律,出席会议的乡议员们,必须达到法定人数的80%即12人以上开会才有效。

只得派人去找,又来了四个人,回报说有二个议员去了普列马城,一个议员出了海,还有一个议员说他没空来!

当时经济繁荣,买卖兴隆,时间宝贵,议员不愿开会。

那个议员的生意做得很大,是本地数一数二的木材商,与新移民同来的有几名大陆生意佬,谈起了生意,议员不想来开会了。

普通的听差是叫不来他的,议员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张靓莹十分恼火,马上叫临时来当本区国民警卫队队长的曹洪道:“麻烦曹子廉将军去叫那个家伙。”

曹洪爽快地跟着听差去那位可尊敬议员谈生意的茶室,要求他去开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