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不在它那里爆发,也必会在其它国家爆发,是迟早的事。”
文中以大量的数据表明,在南洋,占有80%土地的土著的生产总值还比不上只占了20%土地(靠买或者租)的华商,最好的地方还是被南洋土著占有着!而且在双边贸易方面,大元朝是张开臂膀笑迎四方客,对任何一个外来的国家和地方的客商都是欢迎的,也有着公平的法律,保证外商能够在大元得到平等的对待。例如大元天朝与南洋之间开通海运,任何人都能使用,但是南洋土著的贸易额远远比不上华商组织的贸易额。
竞争不过华商,南洋土著就露出了真面目,靠抢、靠杀来夺得财富,我们帝国是可忍,孰不可忍!
对待南洋土著,只有把他们纳入帝国,让他们成为皇帝的奴仆,才有可能解决掉土著与华商之间的矛盾。
“寒江钓翁”赤裸裸地说道:“所有的帝国都是被畏惧、憎恶的!
我们的国家正在走上了这条帝国之路,对于外国人来说,所谓仁慈的受爱戴的帝国恐怕只有梦里才会存在。
正在帝国化元朝和边缘化、附庸化的南洋土著国家的矛盾,在现阶段不可避免。
只要我们的国家真正成为威力远扬的帝国,与南洋的矛盾才会化解!
主人和奴仆不会有矛盾;只有客人和主人才会产生矛盾!
因此,和平共处是不可想象的,只有战争,才能让一切对我们有意见的人闭上嘴巴!
四年前的一战,我们打出了北方的长治久安,今天,就让我们再打一仗,打出帝国的新篇章!”
“寒江钓翁”是谁?关心政治的元朝百姓很清楚,他就是皇帝的忠实走狗华歆,他说的话,无疑是擂敲了向海外进军的鼓声,敲起了南洋土著国家的丧钟!
就这样,从物资准备到精神上的准备,已经妥当了。
青武十年的大年初三,朝廷一反春节封印不办公的惯例,召全体朝臣大朝。
从太和殿露台陈列仪仗旗帜,连续不断地出午门一直排列到承天门外。
自太和殿广场起,到承天门外,共设有仪马百匹、仪仗人员一千六百六十六人(取六六大顺之意),如此规模的仪仗,当列世界第一。
銮仪卫陈列仪仗的同时,礼部将由编钟、编磬、琴、瑟、箫、笙等乐器组成的中和韶乐设在太和殿东西檐下,把由去锣、方响、管子、杖鼓等乐器组成的丹陛大乐设在太和门内东西檐下。再将王公百官的贺表陈列在太和殿内东侧案上,把各州官员的贺表放到午门处龙亭内。
文武百官于八时十分,在午门外排班站好等候,到八时三十分再由礼部官员导引,文左武右从左右掖门进入太和殿文场东西两侧,按正、从九品分十八班站好,等侯皇帝升殿。
皇帝着冕服,头顶平天冠,脚穿无忧履出门,他并不太喜欢这套衣服,浑身不自在。相比之下,他宁愿穿着简单一些更好,在宫内他常穿消闲装或者干脆不穿衣服,在宫外常穿军装,习惯性地时刻准备劈友(斩人)。
然而,冕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李亦奇虽然胡作非为,但对于传统文化,有害的他改正,无害的他统统保留。
李亦奇带着二宫皇后,乘马车出宫,午门鸣钟鼓,至保和殿降舆。先到中和殿升座,接受侍班、执事、导从等典礼执事人员叩拜。然后进入太和殿,在中和韶乐声中升宝座。在丹陛大乐伴奏下,文武百官跪下,山呼万岁。乐止,宣表官宣读贺表毕,再奏丹陛大乐,文武百官行三跪九叩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