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如今这手斧一使出来,呼啸生风,当易者僻,无人能挡,毕竟牛金也是三国中有数的人物。他身后跟随了五十多人,为他护翼,保证他能淋漓尽致地杀敌,而不用过多担心后背及侧翼的威胁。
作为训练有素的元军精锐部队,牛金的二千人,虽然中伏,却是极有经验,他们马上向附近战友靠拢,聚集成群,变成圆阵,避免被敌人分割包围,然后四处滚动,歼杀林邑人。在圆阵中,则保护着军医、卫生兵、牧师和弓箭手等辅助兵种。
在一片翠绿葱茏的陆地上,空前混乱,到处都是战斗,喧闹无比,林邑人极之狂热,面对着天下第一的大元雄师,没有丝毫畏缩,不顾一切地冲锋。
一时间连牛金都无法向前挪动一步,在他身边的林邑人尸体不断增多。他挥动手斧,焦燥地骂着三字经,此时他已经完全失去对整支部队的指挥,只能随波逐流,杀到哪里就算哪里。
很快,优势兵力的林邑人把元军整支队伍分成一段段,试图分而歼之。他们士气如虹,作战勇猛,他们是为了家园、女人和孩子而战!
所幸,元军的作战意志与一心想保卫乡土的林邑人相差无几,元军的教育就是在战场上有我无敌,就得把生命置之度外,后退不在元军的字典里。如今中伏,更是连逃都不能逃,不死战,怕无法回到家乡去了。
另一方面,元军的体力和战场技能占据优势,尽管林邑人的声势浩大,来势凶猛,但元军每一个结成的圆阵,仿佛一块块的碓石,林邑人的进攻如同海狼,一狼接一狼,却始终无法攻破元军战线。
对丛林战,元军作了精心准备:
他们的兵器护具:大部分为朴刀兵,一人一把精钢百炼朴刀,短而有力,锋利无比,再使用直径为0-5米左右的圆形钢盾,这由帝国的军火公司费尽心血做出来的合金盾,聪明的中国工程师已经懂得在钢铁中渗入其它金属,做出的盾既坚韧、又重量轻。
元军骑兵的护甲是“拦截者II型”即皮甲镶钢板,防护是不错,可是太重;陆战队就启用了只护躯体,不护四肢,以帆布夹细合金钢板的“拦截者III型”护甲(如有必要可以加上护四肢的‘附件’),是为背心式护甲,容易穿上和脱下,最大特点就是薄而轻,而能防得住刀枪的攻击。(重刀和重斧防不住)
作为骑兵,首重机动性;作为步兵,除了机动性,还讲究灵活性,护甲在适当够用的前提下,要尽可能轻。如今元军的灵活性并不差,如此一来,防护薄弱的林邑人就敌不过防护好的元军,再加上元军向来阴险狠毒,专斩敌人的致命处或者身体的主要关节。两军交战,十声惨叫声倒有七八声是林邑人发出的。
狭路相逢勇者胜,两军都是勇者,那么谁会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