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足足三十八万的骑兵拥入冀州,时为青武四年三月中旬。
轲比能在冀州,有所收获,用往来冲突,长途偷袭的手段,连续袭破多个镇寨,攻破了乐陵邻近的一座小县城,那里近海,百姓殷实,鲜卑人获得补给。
如果他鲜卑人四处流窜,或者见好就收,退回大草原上,那元军的“浓度进攻”就会变成不够浓度,辽阔的大草原能稀释任何浓度。
有事情耽搁了,2100名中箭轻伤的鲜卑勇士,伤势转重,军中长者沉重地道:“元军箭头有毒,伤口会溃烂化脓,然后发热,我们没有什么医葯…”
不是见血封喉毒葯,是铅毒,慢性,如果当时中箭后立即取出,清洗伤口,会没事,鲜卑人缺乏医疗条件,麻烦就大。
不同于元军,人手一个急救包,广泛设立军医,轻伤者基本都能生存下来,重新归队作战。
轲比能转身道:“把汉人的郎中抓过来!”
小县城已经有了新式医院,主持的是从江南来的1个医生和3个护士,护士为一男二女,其实是二对夫妻,响应官府号召,到北方发展,没想到遇上这档事。
共有六个医生(郎中),二十个护士,带了他们来到发着高烧,说着胡话的鲜卑人群中,现场哀声一片,散发着阵阵腐烂的臭味,苍蝇高兴地在伤员的伤口上打着转。
会汉话的鲜卑人把轲比能的要求说了,要他好好治疗鲜卑伤者。
大家看着江南来的医生,唯他马首是瞻。那医生冷冷地道:“休想我为你们鲜卑狗动半个手指头!”
他虽英勇不屈,最后还得低头,鲜卑人告诉他,如果不治疗,那就在小县城里来四光,反之,好好为鲜卑人效劳,他们以天地之神的名义,不为难小县城的百姓。
一个接一个的手术开始动开了,切除腐肉,散上葯粉,打青霉素,活血生肌,医生少,伤员多,忙碌不堪,却把鲜卑人拖住了。
轲比能呆在小县城,派出游骑,不断打探,心忖最不济也是打不过就跑,这一停留就把他的生机给断绝了。
河间城,军营连绵,军歌嘹亮,集结了22万大军(有个师随皇帝回了建业),帅帐内,诸将来见总座鲁肃,他看到当中有六张新面孔,是三个鲜卑骑兵师暂编711,712,713师的鲜卑正副师长,他们和他们的政委一起来参加会议。
鲜卑暂编师,由中央军派出政工人员和士官进驻,与鲜卑人相处得相当融洽,皇帝废除各种族,没有汉人和非汉人之分,都为中华民族,是以原来汉人并不歧视鲜卑人,当他们为兄弟看待。在民间,百姓也对迁居的鲜卑人非常友好(敢搞不团结拉到菜市口当众用大皮鞭打PP),人心都是肉做的,很短时间内鲜卑人与汉人融合了。
六将行军礼道:“西门吹雪(宇文成都、慕容复、萧峰、段誉、令狐冲)参见总座大人!”
没错,是这六个名字,当时实行汉化,负责把拗口的鲜卑人姓名改过来的军中参谋就依照以前看过的小说中的人物,硬给他们安上了这些名字,不过,他们为鲜卑人中佼佼者,力大,精于骑射,稍稍没辱没这些响亮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