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好运与霉运(2/2)

李向建议:“志,要不咱换一个地方住?”

一百多万人民币啊,值钱啊!赵心中动起了脑,怎么理啊,坐吃山空是肯定不行的,但怎么才能以钱生钱呢?可恨啊,早知能穿越,自己就学经济了,再不济也学商业了、发明了之类的啊!

两千两银=1,220,000元人民币。

朱元璋对读书人极为重视,对功名的考取也是非常的严格。杨清无奈,只好亲自跑了一趟,用尽了威胁和利诱,才让学政同意给予赵秀才的功名。当然,这个功名,只是名誉上的,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如果赵要参加科举,还需要一步步来。

看样,李向还是比较关心赵的。

在明朝一两银,大概值多少钱?这个换算比较难,不过,大致换算还是可以到的。一两银可以购买大约两石大米,一石约合94。4公斤,一两银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明朝一两银=人民币660。8元。

的房有多大?这么说吧,四是打个比方,也就是这个宅院有四个门,厉害吧!从东门到南门要走大概一刻钟,我日!估计这个宅院占地至少六百亩,丫的,这家伙占便宜了。

赏赐国士民赵白银两千两,官五十人;

立刻办理国士民赵衡山落问题。

又说明什么?这也是找死!所以,这件“宝衣”来的真是时候。杨清大喜之下手不凡:

办完这些事后,衡山知府杨清不停蹄直奔京城,从此再也不返衡山了。后来听闻,老尚书之京城新秀尚书刚上任不足三日就换人了,新任尚书是一个没有背景没有关系没有后台的新人,大伙儿一怒之下对其群起而攻之,谁料神圣的皇帝陛下竟然动了雷霆之怒,与新任尚书作对的官吏通通被当斥责,众官吏不退,皇帝无奈只好避开朝臣,三月不上大殿。

两千两银吗?

也就是说不到二十年间,就换了六个主人了。

赏赐国士民赵衡山城四大宅一栋;

李向解释,这个宅院是以前一个王爷修建的,可惜这个王爷建成不到两年就被杀了。后来衡山知府住了去,结果不到两年就因贪污被砍了;换了一个清廉知府住这里,不到一年儿就挂了;后来换个锦衣卫百不信邪,住到这里,结果老婆偷人了;换个卫所指挥使,弟弟犯事被腰斩了;换个大商人,不到半年被人坑骗破产上吊了;换了个,噢,现在换给赵了。

仆以及落问题,杨清派了个官吏就搞定了,唯独这个功名不太好办。太祖

房契一看,果然,六百五十亩。去一看,假山、园应有尽有,只是有些破败。赵奇怪了,这么好的院怎么没人住、没人要?

给予国士民赵秀才的功名。

看到皇帝陛下对这一新人定不移的维护态度后,再加上正值“大礼仪”峰,众官吏只好作让步。这个官吏是谁呢?大家都知,就是杨清这丫的!

那么,赵能不能改变这个宅院的运气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