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下去,那十年后将会是何等光景!”魏征简直想像不出在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下,十年后的冀州会是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元霸的眼神中激情更甚“十年之后吗?或许,那时候人们能够住在高楼大厦之中,能够坐上不用马拉的大车,能够在千里之外互通讯息…”
李元霸转过头来,面向魏征。他无视魏征的惊诧,道:“魏先生,本王所说的一定可以成为现实!…你看,冀州在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天下最富裕的地方,这就是本王的能力!”
魏征看看窗外的美景,再想想自己这两年的亲眼所见,他重重地点点头。
李元霸面上笑意更浓“魏先生,你相信我就要助我!”
魏征再次重重点头。
李元霸大笑,牵着魏征回到屋中坐榻上盘腿坐下。
“魏先生,来!让本王先告诉你楼外那木牌之事吧!”李元霸指着榻上小木桌上的茶具说道:“魏大人应该知道,我冀州人饮茶与别处大为不同。冀州人饮茶分为两种,一种谓之饮闲茶,就是普通饮者以求生津止渴而为;一种谓之‘工夫茶’,就如同咱们现在所饮…”
“这与倭国人又有什么关系呢?”魏征截口问道。
李元霸道:“大有关系!这饮茶与煮茶之法本王概称之为茶文化,它是我冀州百姓的智慧凝聚而得,怎能让倭人享受?更不能让他们学去!”
出乎李元霸意料,魏征听罢竟说道:“不错!不能让倭人学了我中土的好东西去…”这本是李元霸因前世所见所闻,从而引起的对倭国人的仇视,可没想到魏征这古人对倭国人的印象也是大大的不好。只见魏征一振精神,朗声说道:“想当年倭国遣使求见隋帝杨广,所呈国书凭地狂妄,开头竟写道:‘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他们也不想想,其时他倭国连城郭都没有,只以树木为栏,茅草盖屋,男人多以横幅布帛连结于身遮丑,且俱都赤足而行。他们有什么资格到我中土来耀武扬威?”一拍木桌,魏征激昂说道:“更有甚者!其后隋帝征召了博学的津业和尚,尽心教授那些倭国派来的学问僧,传给他们治国安邦的学问,可随后他们是怎样回报中土的?…这些倭人的国力才稍稍强盛一点,就开始在泉州、越州大肆抢掠…这群忘恩负义的狗崽子!”
“说得好!”李元霸与徐世勣竟同声赞道。一直以来,徐世勣等人就对李元霸强令各个茶楼前必须立下这个木牌而感到迷惑,今日听得魏征所言,他们终于明白了李元霸的心意:不能让这群忘恩负义的狂妄之徒剽窃我泱泱中土政治、文化的精华…不论是诗词歌赋,还是政治、军事!…
他们妄想汲取中土的政治文化精髓来改变他们的落后,这绝对不行!一定要让他们永远地愚昧下去!
(风笑我:不好意思,此处因激动中有些偏题。)
…
就在三人血脉贲张,激动不已之时,李元霸到也没忘了要办的事情。
李元霸亲自在魏征面前的小木桌上铺上茶垫,又将径不及寸、色洁如玉的精美白瓷小杯放置于茶垫之上。为其斟上茶水,李元霸说道:“魏先生,这是江南郡出产的红茶,你且尝尝!”
魏征应声浅酌慢品。许久,魏征长长的抒了口气,赞道:“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