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章冀州战事4(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十章 冀州战事(4)

贞观二年八月,因冀南战事失利,冀东叛军陆续收复冀南各地。大唐皇帝李世民既担忧其时在冀北与叛军作战的江夏王李dao宗bu会遭到冀东、冀北叛军的夹击,又不愿如此灰tou土脸地收兵认输,要知dao,这不但关系着大唐的颜面,还关系着大唐的安定…岭南、剑南、陇右这些归附大唐不久的地区正牢牢盯着冀州战事呢!

大唐要退兵,这是无可奈何之事,李世民已经chou调不chu足够的兵力投入冀州战事。但是,大唐也不能就此退兵,至少也得给李元霸一个教训,同时也让那些心怀叵测的观望者知dao大唐还是有实力的!

冀南的捷报已经传到了冀北,罗士信在接到捷报之后总算松了一口气。老实说,以冀北军那几万人ma与李dao宗所bu十万兵ma对抗是弱了一些,毕竟李dao宗bu与东突厥作战多年,就其士兵的战斗力并不比平日训练严格的冀州士兵低,更别说其bu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了。罗士信已经向战时统领大元帅苏定方求援多次,可shen在北平的苏定方手中只有罗艺的五万罗家军和不到三千的近卫军。此时不论是为战事考虑还是为避免其猜忌,罗艺的军队都是不能轻易调动的,而苏定方与手下的近卫军也必须留在北平监guan罗艺,因此罗士信得不到援军,只得拼了老命苦苦支撑。现在好了,冀东军队立即就会挥师北上驱逐唐军,罗士信的压力将会大减。

“战事快要结束了!要是李dao宗聪明,他应该在作撤chu冀北的准备了吧?”罗士信想到。

的确,李dao宗在接到冀南失利的战报后立即就有了撤退的念tou。这两个月里与冀北军你来我往各有胜负,李dao宗使chu浑shen解数也破不了冀北军jian守的赵郡。现在冀东的李元霸腾chu了手来,李dao宗可不愿意被罗士信、李元霸前后夹击。可是,还没等李dao宗撤军的命令发下去,皇帝李世民的一纸诏书就到了。诏书命令李dao宗扎营原地,在北平与冀州军队对持的李靖会分兵五万pei合他与冀北军作战。

李dao宗遵从皇帝旨意驻扎原地,但是他不明白:此时冀南唐军兵败,纵观战事全局唐军已经势弱,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国内的安定!撤军固守边界与冀州和谈才是当前应该zuo的事,为什么还要进击呢?难dao皇帝陛下拿不下冀东和冀南,就想拿下冀北、北平?如此一来不就是bi1着李元霸与唐军决战到底吗?冀南战事损兵二十万,而国内各地及边防防务chou调的兵力已到极限,要再战下去就只有自己与李靖bu那不到二十万的军队…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一连串的疑问搞得李dao宗这个政治盲tou直发yun,他平日里只知dao打仗,如何能领会皇帝李世民的意图?…李dao宗却不知李世民心中有一个尺度。依照这个尺度,李世民既可小小地教训一下李元霸,向大唐国内的那些心怀叵测者示威,又可让李元霸在不痛不yang之际下不了一战到底的决心,从而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继而促使双方和谈。而双方结下的所有恩怨都会留待将来了结——在将来任何一方qiang大到足以毫无顾忌地侵略另一方的时候作个了结。

李世民相信,李元霸会坐下来同自己和谈,毕竟以冀州的实力与大唐抗衡还是很危险的…即使大唐兵败冀南。

若最终结局真能如李世民所想,那么此举应该说是皆大huan喜的。但是往往事与愿违,李世民错误地估计了李元霸,他对自己这个四弟明显认识不够。李元霸虽然有智计,但严格地说他并不ju备政客应该有的一个基本素质——冷酷无情!李元霸终究还是xing情中人,比不得李世民绝情,同时他更是一个霸dao的人。李元霸的霸气和他的热血不但注定了李世民此次的计划将会失败,而且李世民还会为他的错误判断付chu惨重的代价。这一切只因为李世民认为恰到好chu1的教训尺度在李元霸看来已经超过了他能忍受的极限!

*******

八月初六,李靖帐下大将杜君绰、郑仁泰率军五万作chu后撤的模样离开了雁门。这五万大军一路急行军,自苇泽关悄然入了冀北与李dao宗bu会师。而此时与李靖对持的苏定方、罗艺因为冀南大胜的缘故所以对此情形并不重视,他二人一致认为唐军即将退兵,那五万军不过是唐军开始分批回师了。

与此同时,李元霸派chu的八万援北大军也在一路急行北上。

八月初九夜,杜君绰、郑仁泰的五万大军悄然抵达赵郡城外。当晚,唐军连夜在赵郡城南门外堆筑土山准备攻城,其间虽有无数唐军被冀北军qiang弓手she1杀,但唐军筑山之举仍是不止。罗士信见此次唐军有大援前来,并且似有决一死战之心,当下便命军士挑土垒高城墙对抗唐军。

李dao宗见到冀北军垒高城墙与自己相抗,连忙命人尽力加快筑山的速度,同时命杜君绰率其bu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