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百四十一章两家商号四(2/2)

卫拉特蒙古位于天山以北,分为准噶尔、土尔扈特、和硕特、杜尔伯特等,和硕特在顾实汗的率领下,这几年已经游牧至青海。卫拉特蒙古人为了转贸易获利,自然不会杀取卵,将劫掠的目标瞄准商队。除了一些大匪外,商队的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刘文秀:“陆上非海上可比,贺总无需着急。”



。。。

见窦石温、陈焕被贺仪铭引得苦思冥想,刘文秀摇了摇:“贺总说的是远景规划吧?如今秦州以西,匪纵横,应该先行清除匪,让河西走廊畅通无阻。至于货,运送至嘉峪关,利已经相当可观。”

贺仪铭的话说得谦虚,窦石温等人皆讪笑:“贺总说笑了,神刃军作战,非得仰仗贺总不可!”

熊文灿接着说:“在嘉峪关以西,李自成与叶尔羌汗国打得不可开。这李自成祸害大明十余年,现在总算为大明好事,兵锋已经指向玉门关了。”

(红票、捧场、月票,我都喜。各位看官,支持一下吧?)

贺仪铭:“刘将军这句话算是说到我心里了。江陵侯屋建瓴,一再吩咐我,陆上与海上不同,凡事可借鉴而不可照搬。西北商号当以掠地为主,利为辅。这下就把我难住了,我活了半辈,哪里懂什么掠地?也没有能力去掠地。后来江陵侯吩咐我找诸位谈谈。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西北商号要以神刃军为主,我只需要好后勤即可。当然,顺带着发小财,也是应有之意。”

数年前,洪承畴青海平叛,建立了大的威望,以事实证明,大明虽然陷中,但绝非叶尔羌汗国所能轻辱。叶尔羌汗国不敢拿河西走廊及青海下手,河西走廊依然控制在大明手中。

熊文灿为封疆大吏,其对大局的把握,远非贺仪铭等人所能及。当熊文灿如同闲聊般抛这个话题后,直把贺仪铭和窦石温等人惊得目瞪呆。

熊文灿:“贺老弟切莫兴太早,江陵侯似乎有意加对青海的辖,接不接受顾实汗纳贡称臣,尚不清楚。至于朝廷那边,会不会什么幺蛾,现在也不知。”

窦石温来了兴趣,问:“不知贺总选了何?”

贺仪铭回:“自然是卫拉特蒙古!”

熊文灿:“青海这边,顾实汗十余年前率族人从天山以北迁移至青海,繁衍生息,人超过三十万,堪称大落。顾实汗趁着朝廷无暇西顾,在洪承畴撤离西宁后,占据了西宁。最近几年,顾实汗和叶尔羌汗国卯上了劲,大战数场,互有胜败。前些日,天武军团扩编,重骑兵军接过兰州防务,把顾实汗吓得够呛,这不,纳贡称臣的表章已经送到了西安。”

众人大笑,皆以为然。

贺仪铭笑:“顾实汗知害怕,这事就好办,总不会比夜郎自大棘手。”

不过,了嘉峪关以后,就踏了叶尔羌汗国的地盘,叶尔羌汗国会睁睁地看着稀缺货前往卫拉特蒙古吗?

只是,卫拉特蒙古和大明之间还隔着一个大的国家:叶尔羌汗国!

叶尔羌汗国与卫拉特蒙古可是死敌!叶尔羌汗国信仰伊斯兰教,而卫拉特蒙古信仰黄教,宗教上的厌恶,已经有足够的理由让他们打来打去;更何况,自古以来,丝绸之路就分为南线和北线,叶尔羌汗国正好控制了南线,卫拉特蒙古控制了北线的一分,于争夺商路利的考虑,两国的关系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席间,众人话题自然不离西北局势。

熊文灿人老成,哪能看不窦石温一帮人的光辉前景?因此,熊文灿刻意拉拢这帮青年才俊,让窦石温等人受若惊。

贺仪铭大喜,:“至藏区的商路算是通了。”

原,利太低,不仅无法向江陵侯差,也对不住投重金的父老乡亲。正所谓富贵险中求,要赚取数倍、数十倍利,非得选一不那么安全的地方。”

贺仪铭大笑:“刘将军说得有理,饭还得一地吃。我只是看到大西洋商号已经把船开到了东非,心里着急罢了!”

窦石温等人相互对望一,心:这贺仪铭还真是胆大包天,居然将首次远行的目标定在了卫拉特蒙古。卫拉特蒙古是那么好去的?

一行人一边谈,一边南下,抵达西安后,熊文灿设宴为神刃军接风,贺仪铭作为西北支之一,自然作陪。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