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懿可以肯定,有了这
言论基础,将来就算刘懿的
份被证实是假,也没人能够以此攻击南烨。让司
懿
想不明白的是,南烨如此聪明的掌握了舆论,肯定有的是办法自己造势
皇帝,为何还偏要找个傀儡放在台前,然后再立法限制皇权,这简直是多此一举。
曹丕和司懿明知
报纸上的消息是假,也知
那个刘懿不是真的,可偏偏无法辩驳。其实就算他们真的站
来说
实情,也不会有多少人相信,因为南烨已经掌握了舆论的力量。有刘璋、刘循两位汉室宗亲作证,刘懿不是真的也是真的。
,窃玺者如何?莫非天下人要尊贼人为帝…”
可是现在南烨偏偏也建立了一个汉国。正可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两个汉国必有一真一伪,总要决个正统,如此一来两家之间就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同名两国的矛盾比不同国家的矛盾还大,实在是一
讽刺。
曹丕和司懿也看到了《大汉时报》,这二位比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四人加到一起还要郁闷。曹丕指着报纸上杨雄救刘懿那一段破
大骂
:“一派胡言!简直一派胡言!什么荒郊野岭杀
百余山贼?这都是朕随
编的!刘协一家已经到了邺城之外!刘懿早就死了!仲达,你速去传令,告诉文武百姓,这报纸上所言皆是假的!”
看了如此犀利的评论,刘备、孙权差气得吐血。诸葛亮和周瑜就更郁闷了,他们现在简直把曹丕恨到了骨
里,因为在报纸上还有一段是写杨雄如何与贼人
战勇救刘懿。诸葛亮、周瑜不恨贼人没杀死刘懿,就恨曹丕竟然隐瞒了刘懿活着的消息。要是早知
刘协还有
嗣在世,他们也不会那么心急让自己主公称帝。
假如说南烨限制了皇权,扩大了相权,还能解释成他是为了当婊立牌坊。可是
照报纸上对官职、政策的解释,南烨这个丞相也有诸多掣肘,并不能为所
为,这就有些奇怪了。
诸葛亮岂能想不明白刘备心中的担忧。当初诸葛亮和刘备都认为南烨可能称帝,不论南烨称帝之后叫什么国,肯定不能叫汉、吴、魏吧!如此一来南烨、刘备、孙权包括曹丕,就成了不相的四国。刘备与南烨完全可以互相承认对方的政权,建立外
关系,将稳固的盟友关系转化成国与国的合作继续发展下去,就像
秋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一样。
到奇怪的不光是司
懿,诸葛亮和周瑜同样想不明白南烨的用意,更让他们猜不透的是南烨接下来会怎么
。以往南烨
兵征战还有迹可循,至少要有个符合大义的理由,而现在局势成了三国之间的对立,南烨
兵打谁都不稀奇。只要南烨愿意,刘备、孙权都能被扣上伪帝的帽
。
诸葛亮之前虽没想到过南烨会拥立刘懿为帝,却考虑过南烨一旦称帝,刘备该如何应对。此时虽说情况有变,但双方也不一定是不死不休的结局,诸葛亮决定还原计划行事,便对刘备
:“陛下,光华国师拥立刘懿建国称帝,我等应献礼祝贺才是!”刘备皱着眉
:“先生之前曾言,若国师称帝,我等便遣使相贺,两国结好共伐孙权、曹丕。可如今国师奉刘懿为帝以继汉统,国号与我等相同,这天下又岂有两个大汉的
理?恐怕国师大军不日即到,我等还是莫要遣使,秣
厉兵早
准备才好。”
报纸上那篇分析三位皇帝谁为正统的文章司懿也看了,从这篇文章上,他才意识到了南烨真正的厉害之
。在文章中,刘备、孙权称帝固然被批评的一无是
,就连刘懿称帝也遭到了质疑。文章作者认为,山
公刘协全家遭戮,无人可以证实刘懿
份真伪。刘懿可能是真,也可能是皇室旁支,但不论如何南烨国师拥立皇室,没有自己称帝便是一心为公,刘懿不论真伪都比刘备、孙权正统。
诸葛亮知刘备此时就算再怎么准备也对抗不了南烨,所以只能死
当活
医,劝刘备
:“陛下还是遣使为上,也好借此试探国师之意。若真无可挽回,再开战不迟。”
司懿此时除了苦笑还是苦笑,山
公刘协一家被山贼半路截杀本来就是曹丕编
来的,没想到南烨更会编故事,竟然将计就计,编
个杨雄勇斗山贼救刘懿的故事来。现在谁都能说这故事是假的,只有曹丕不能说,因为一旦曹丕拆穿了南烨的谎话,他自己的谎话也就拆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