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还有相见之日。”
南烨连曹彰都放了,也就不在乎多放两个亲卫,于是命人将那两个不肯指认曹彰的亲随放了,又写下通关文书,还给了曹彰三匹战,不过却将曹彰的白鹤宝
扣了下来。
曹彰听李儒有托付后事之意,心中更是动
:“先生放心,只要我曹彰不死,必令先生家小无忧。”
李儒拱手:“国师
怀大度既往不咎,儒佩服之至,日后当为国师效死力,请主公受儒一拜。”
南烨哈哈一笑扶起李儒:“文优先生肯助我,真如虎添翼。”
邓义听城外人只有千人又衣甲不整料想不是攻城之人,便与军士一同来到城
。果然见北门外聚集了千人左右,约有半数举着火把,不但衣甲不整,还满
泥土血迹,不少人
上带伤,拄着兵
,确实是像是一支败军。
邓义手扶城墙探问
:“我乃许昌守将邓义。你等是何方士卒?谁人为将?又有何要事相报?”
思考一番之后,南烨便对曹彰:“我能擒你一回,自然能擒你两回,为何不敢放你?今日看在文优先生面上,我便放你一
,下次若再被擒,定斩不饶。”
望着曹彰远去的背影,南烨问李儒:“文优先生为
文求情可是为了邺城的家小?”
南烨闻言一笑:“不知试探结果如何?”
夏侯德此时还在养伤,城中事全由邓义
主。他听城外有兵来,便问军士
:“城外士卒多少?可言有何急事?”
有了李儒相助,曹兵和民壮很快被整合起来。李儒见南烨用人不疑,心中更是佩服。对南烨:“国师若取许昌,此时正是时机,我当助国师一臂之力连夜去取许昌。”
曹彰闻听李儒之计便对南烨:“国师若真心放我,便将我亲卫放还,赐我过关文书。”
李儒淡淡一笑:“是亦不是。儒先后为董仲颖、曹孟德效力,与国师为敌,自知罪孽
重。以殿下
命试探国师,便是想知国师是否真心见用。”
却说夏侯德、邓义在许昌守城,李儒带兵离城的第一日平安无事,到了第二日晚间,有巡城士卒来报邓义:“北门之外来了一彪人,言是兖州士卒,有急事禀报将军。”
李儒又对曹彰小声:“南烨、刘备、孙权三家已然分兵去取兖、青、并三州。殿下一路之上风险不小,还当让南烨作保才是。那两名亲随忠心可嘉,殿下也可一同索要。”
曹彰听南烨肯放自己心中一喜:“若有下次
锋我必擒你。”说罢又对李儒
:“文优先生且放宽心,我回许昌便引兵来救先生。”
城下败军之中有一人:“回禀邓将军,末将乃陈留守将张既将军麾下牙将周顺。南烨大军已然兵
兖州,围困陈留。我家将军特命我等突围
城来向许昌求援。”
士卒如实答:“城外士卒约有千人,只言有机密要事相告。不过小人见他们衣甲不整,像是败兵。”
南烨如何不知曹彰所用的是激将之法。他在心中衡量了一番,发觉放了曹彰也并无不可。李儒的价值不可忽视,此战假如不是南烨事先布置,民壮又阵前倒戈,谁胜谁负还未可知,由此便知李儒的价值绝对大于曹彰。再说曹彰虽是将才,可是曹丕让他统兵的机会不大,就算放回去对于南烨来说也威胁有限。
李儒闻言心中惊异,不明白南烨哪里还有兵能取许昌。南烨也不说破,只说明日回城便知。李儒见南烨如此有把握也就不再多问,心中却更加敬服。
南烨笑:“不劳文优先生,许昌此时已在我军之手,我等扎营歇息便是。”
李儒可没指望曹彰来救,而且他估计南烨此战一胜,许昌也凶多吉少。李儒为曹彰求情其实另有目的,却没料到南烨为了让自己归降竟然如此痛快的放了曹彰,这让李儒觉到了南烨对他的重视,突然发现归降南烨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李儒对曹彰
:“此战一败,许昌已不可守,殿下当速回邺城。我家小俱在邺城为质,殿下若见陛下,还请为我分辩一二,若能保我家小
命,儒
激不尽。”
曹彰闻言心中一动,在他看来李儒为了自己归降南烨定然不是真心,只要日后自己统兵打败南烨救回李儒,那不就是李儒所说的相见之日了嘛!想到此曹彰恶狠狠的看了一
南烨对李儒
:“先生之意我已明了,若能生还,我定回去秣兵厉
报今日之仇,终有一日救
先生。就怕南烨无胆不敢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