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六回曹丕废帝篡炎刘南烨仗义(2/2)

关、张二将在刘备后闻听此言不由。诸葛亮却若有所思,他觉得南烨不论是真的仁义,还是看透了孙权之计又来拉拢刘备,都值得尊敬。这更加了他联合南烨的决心。

南烨发现郭嘉所言不无理,便皱眉:“既然如此,明日我等也佯攻便是。只是不知玄德能否看破此计。”

刘备听完消息谢过周仓送他帐之后:“国师真仁义也!”

站在南烨后的典韦:“他若想得许昌必然尽力。”

南烨知诸葛亮的意思完全可以代表刘备,便约定明日辰时,三家一同兵,三面攻城,破城者得许昌。

刘备、孙权听南烨之言都沉不语,他们二人也是久经战阵,自然知攻城战如何艰难。假如三家合力攻一面城墙,总要有个兵先后,先兵的就是炮灰,后兵的就可能破城立功。三家自然都不想为他人嫁衣,所以合攻之事并不靠谱,只会产生争执。

什么是佯攻?说白了就是假装攻击,目的是令敌方判断失误,掩护主攻力量。而佯攻的最境界当然是以假真,令敌方误以为是主攻才好。孙、刘、南三家此时摆的佯攻阵型不但要迷惑城中曹军,还要迷惑友军,其声势自然浩大非凡。本没人能看三家各留余地,便是城中李儒也不行。

孙权听南烨问起便鲁肃之意答:“依我之见不妨三面攻城,谁先攻破城门兵许昌,此城便归谁所有,如此最是公平。”

谨守不。我等也只能行此下策,只是不知该合力攻其一面,还是该三面围攻?”

李儒知夏侯尚说的是什么,那是他经营许昌多年准备的秘密武。刘备、孙权几次来攻许昌都没李儒使这件武,可是这次南烨的加让李儒意识到不能再留底牌了。

等刘备、孙权帐离去,郭嘉突然笑:“国师之前还敬忠厚,看来国师的识人之术也有失常之时。”

郭嘉笑:“国师以为明日攻城孙仲谋会尽力否?”

次日天明,许昌城下旌旗飘扬,三路人齐动摆开了阵势。冲车、云梯、井阑、吊斗…数不清的攻城械被推到了阵前。若不知内情者,绝对看不三家人只是摆摆样,肯定以为今日就是决战之时。

南烨闻言便命周仓到刘备营中一趟,告知刘备明日不必攻。周仓刘备中军大帐之时,诸葛亮也刚刚嘱咐完刘备明日佯攻之事,还没等刘备想到遣人知会南烨,周仓便先到一步。

郭嘉笑:“国师何必多虑?有孔明在侧,玄德公岂能不防孙仲谋?不过国师还当遣人知会一声,以固两家盟好。”

李儒得知三路人攻城早已不在府中安坐,而是与夏侯尚并立城,望着城下南烨人。城东的刘备自有夏侯德应对,城西孙权则是给了曹彰、邓义。李儒只需要关心最的南烨就够了。

鲁肃提议攻城之时便想到有这一幕,于是言问:“敢问国师,若三家合力攻城,城破之后,许昌该归何人所有?”

三面围攻倒是个好主意,可是攻城也分攻、佯攻,通常都是佯攻两面,攻一面,可是谁攻,谁佯攻又成了问题。佯攻者力而无功,必然不会用心,如此一来分散不了城上兵力,攻者也拿不下城池。到来恐怕竹篮打一场空。

诸葛亮这回不等刘备看自己便先:“吴王所言极是!三家兵甚众,合攻一面反而调拨不开,号令也难统一,不如三面围攻,各自尽力。”

南烨闻言不由,觉得孙权的主意还不错。这么一来三家就没了攻、佯攻之分,为了得城都会尽力攻,破城的机会也最大。南烨转向刘备一边问:“玄德公与孔明先生以为如何?”

典韦闻言不由怒:“他安敢如此欺人!”

南烨不明白郭嘉为什么这么说,今日鲁肃只不过提了一个关于利益分的问题,而孙权不过是给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答案。于是南烨疑惑:“奉孝何此言?”

郭嘉摇:“孙仲谋援兵才至尚无械,如何尽力?明日必然佯攻。国师与关中王便是尽力也难破许昌。徒劳折损人而已。”

夏侯尚见李儒眉言问:“我等是否要动用那件?”

南烨早就想到有人会提战后利益分的问题,也知这个问题最不好回答。此次既然是孙权提攻城,南烨认为他必然有所准备,于是将球又踢了回去,对孙权、鲁肃笑:“仲谋、敬有何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