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王玄策只是纠集了当地的杂牌部队就能横扫整个印度。
那莫城前,骑在白象上的大王子看着被带到面前的二王子,被身旁的人搀扶着下了地以后,亲自拿着刀到了这个兄弟面前,目光狠毒。
虽然被人强按着跪在地上。可是看着一瘸一拐地大王子。二王子却是嘲笑了起来“你这样的瘸子也能当国王吗?”可惜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揭了疮疤的大王子一脚踢在嘴巴上,掉了半口的牙,渗着鲜血,样子看上去凄惨至极。
挣脱扶住自己的那莫城主,大王子用手里的权杖殴打起挣扎着起身的二王子,而孙坚他们就在一边看着,直到看到二王子只剩下半口气,才让人劝住大王子,就算要杀也不急于一时,等夺回王都再杀也不迟。
“多谢众位将军助我复国,从今后起我摩毗国便奉大汉为主,那莫城献给大汉作为我的一点心意。”等胸中地心情平复之后,大王子朝孙坚等人道,此时他已经认清了情势,经此一事,摩毗国已经元气大伤,而他原有地班底又几乎被二王子杀得一空,如今他想要坐稳这国王的位子,就全在震旦人身上。
对于大王子地承诺,孙坚他们非常满意,这可比他们直接攻占摩毗国要好得多,一个稳定的据点可比什么都重要。
对于抓到的近两万俘虏,按照大王子原本的意思,要全部杀掉,不过在孙坚等人的建议下,他将这些俘虏低价卖给了帝国,按照南印度的规矩,从今后起这两万俘虏就是比首陀罗地位还要低下的贱民,帝国的士兵可以随意打杀他们。
夜晚,城外帝**大营里,孙坚和曹操他们都是考虑着接下来该怎么处置摩毗国乃至整个南印度的事情,原本他们是打着以摩毗国为据点,以传播道教来扩散帝国的文明,但是自从看到了受到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控制的当地土人那种顺从,他们忽然觉得用道教取代婆罗门教并不是个明智的选择,相反应该让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继续在南印度各国巩固才是最好的,当然其前提是,汉人在南印度各国的地位等同于婆罗门甚至更高。
“再写一份奏章上禀陛下,反正我们要等明年才能继续启航。”最后孙坚采取了稳妥的做法,既然他们还有足够的时间,那么就看看天子的意思如何,目前则先按照商量的结果办,太着急推广道教反倒是显得他们吃相难看,只要先把港口要塞建立起来,以后的事可以徐徐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