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一百七十五.唯有利益才能团结一切(4/4)

旧是帝国的丝绸等产物输出的主要通道。

虽然起码十年内不会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可是那不代表帝国在西域甚至更远的地区就无所作为。原本作为帝国丝绸之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人团体可以说是敦煌城内的胡商为主。不过自从刘宏亲自在敦煌城接纳这些胡商加入汉籍。并且建立了敦煌商会。并且控制了其中近五成的股份和控制权以后。对外的贸易主体就变成了帝国的利益集团。

原本那些胡商所能贩卖出去的出货量并不大。但是在帝国商会这个巨无霸一样的经济体加入以后。帝国通过丝绸之路对外输出的货物量大幅增加。同时也促进着帝国工商业的发展。流水线生产和各地不断涌现的工坊。让帝国各种手工产品大幅增加。

在帝国几家较大的商会和帝国商会。敦煌商会联合一起走了一趟丝绸之路。把帝国的手工产品卖到贵霜王朝和安息帝国以后。本来只是将货物卖到敦煌便停下的帝国商人们***了。同时那些原本只是为了讨好刘宏而将资本投入到西域和凉州的帝国豪强们也开始垂涎于这种国际贸易堪称暴利的贸易。于是也都是纷纷组建商队。打算把原本把持丝路贸易的安息帝国商人全都踢出局。当然那些敦煌城内已经加入到体制内的胡商不算。因为他们是自己人。

因为丝绸之路的贸易利益。对帝国的西部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从雒阳开始到达敦煌的道路。从他登基的时候就开始在修。只不过前几年的修建量加起来也没这两年的多。原本在凉州修路的是大批羌人奴隶。不过由于刘宏的奴隶政策。这些奴隶只要努力工作。基本上十年左右就可以恢复自由身。而这十年里基本上他们也都给洗脑得差不多。至少只要给他们土地。他们就能安分守己地在帝国土地上生活。最多三代以后。就会成为地道的汉人。不过现在。这些奴隶基本上在恢复自由以后。仍旧成为帝国建筑队伍的一员。只不过他们现在是靠每月领取修路的工钱为生。当然这工钱足够他们存下来。以后能过上舒适的日子。所以帝国从中原通往西部的道路。进展极快。甚至于当初刘宏自己都只是存在于设想中的马车用铁路轨道。都有豪强和商会在帝国商会的内部会议里提出来。可以由他们集资修建。然后对使用铁轨道路的商队收取货运费用。

不得不承认。在刘宏的影响下。帝国的豪强们只要是有关利益的。他们就敢想敢做。当然他们的提议则被朝廷拒绝了。自从南北大运河开通以后。看着每年增长的运河税收。内阁省和六部的官僚们就对这种大型基础交通设施格外上心。如果让那些豪强来集资修建这条高速的铁轨驰道。帝国就会少一大笔税收。而他们的利益就会受损。对于帝国的官僚们来说。这种交通税所产生的巨大利润足以让他们的官俸能再长一截。自然是寸步不让。

不过就国库来说。想修建这么一条全部用钢铁来铺轨道的道路。实在是杯水车薪。当然帝国的官僚们自然有法子解决。国库虽然没钱。可是天子有钱。于是最后这条从雒阳通往敦煌的铁轨驰道。虽然是以朝廷的名义修建。可实际上却是刘宏掏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