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部落,要以安抚普通牧民,杀掉部落的贵族和统治阶层为主。
正因为刘宏的这条命令,长城附近的那些曾经试图反抗吕布和袁术残暴行径的部落,其最后的下场就是贵族和统治阶层被全部杀光,然后原有地财产一半派发给那些原来地穷苦牧民,剩下的则被帝**收缴。面对吕布和袁术这样地战法,那些剩下部落的贵族哪还敢有什么反抗的想法,他们还得应付部落里面那些被压榨的牧民,他们最咬牙切齿痛恨的就是帝**的主持正义,要知道有几个部落的贵族被吕布和袁术杀光,便是因为那几个部落里有人去请帝**主持正义,然后吕布和袁术这两个魔头就来了,就算你想投降,他们也不答应,凡是在两人的每次主持正义下,总有无数的贵族要人头落地。
对于吕布和袁术的痛恨,可以说是长城附近每个部落的贵族们都是一样的,可他们只能在自己的帐子了,把两人扎成草人,上面写上名字,然后射箭劈砍来发泄自己的心头之恨。至于出了帐子,他们连半点痛恨之情也不敢流露出来,因为他们实在是怕两人怕得要死。
对于这些贵族暗地里的行径,吕布和袁术也都略有耳闻,不过两人也都没有急着去找这些贵族,跟他们讨论他们对贫苦的普通牧民犯下的罪行。因为用袁术的参谋长荀攸的说法就是,不能泽竭而枯,万事都应该细水长流,帝国国内新组建的羽林军团也需要练手地对象。
于是,长城以北附近的各部落贵族们虽然每天提心吊胆,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前往草原的中腹地带,过那苦寒的生活,虽然吕布和袁术虽然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可是好歹还算讲些道理,只要没人请他们主持正义和公道,他们不会主动去找他们,再加上在长城附近放牧,他们可以方便地和帝国的商人交易,换取烈酒。食盐,茶叶以及其他手工产品。
可以说刘宏不愿意大规模接纳草原上地游牧民族,一来是帝国不具备全部安置妥当的实力。虽然说也可以把他们骗进关,然后集体屠杀,可是刘宏不觉得大屠杀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而且这样做一旦消息走漏,就会激起整个草原的同仇敌忾之气,虽然说战争无分正义邪恶,可是对于帝**来说,占据大义的名分能够激励士气,他倒也是想复制军国主义体制下的秦军。可是这样的军队是独一无二的,是秦国用五百年的战争,和无数的血肉和杀戮形成地一支军队,他没有那样的本事,所以只能将那些游牧民族挡在长城外,慢慢消化,二来对于已经内迁帝国,加入汉籍的南匈奴,乌丸还有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他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现在地生活有多么幸福,而幸福是要靠悲惨来衬托的,只有对比,才会让他们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愿意融入到汉族中来。
长城以外,水深火热,长城以内,生活安定,衣食无忧。这就是刘宏和帝**给内迁的游牧民族营造出来的情况。相比起那些在草原上放牧,受着贵族剥削。还要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的那些人来,已经加入汉籍,被编户齐民,受帝国的官吏治理,定居下来,划定牧区放牧,可以方便地用牛羊马匹平价换取布匹,茶叶,烈酒的北方新汉人来说,他们生活除了幸福没有其他可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