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上开挖河道。对黄河进行分流。从这里开始。引黄入晋。延长城经过并凉幽三州。最后入海。这样地话不但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以后黄河水患地问题。还可以改变凉州东北部。并州中部。河北以北地区缺水地状况。而且经过河水滋润。流经地地方土地也会变得肥沃。最重要地是他可以改变整个北方地气候环境。”刘宏所说地计划是他当年在大学时研究黄河对中国历史地影响时。查阅资料所看到一份论文。由于上面治理黄河地观点新颖。引起了他地好奇心。最后拿着这份论文去请教了一下专门学水利地几位学者和教授。而这个论文里提到治理黄淮地计划虽然得到了肯定。不过在当时却是不可能实施地。因为涉及到黄河改道地区地人口太多。由于对这份论文印象比较深刻。所以刘宏在重生以后。就将这份治理黄淮地论文和自己记得其他资料一起抄录了下来。等他登基以后。就将这份论文摘取了大体地纲要以后就交给了太学里地几个水利学者。因为时间跨越了千余年。他不能肯定这份论文所提出地治理方法一定适合。所以才交给太学里地学者去研究。并且出了不少经费让他们亲自去实地考察。他也是在御驾亲征前得到肯定地答复。这个对黄淮流域地改造计划地确可行。不过细节部分却和他那份具体地记录里相差了不少。因此在大运河即将开通。西域地计划也有条不紊地开展地时间。刘宏决定将治理黄淮地工程推上日程。毕竟黄淮水系早一日改造好。就对帝国有莫大地好处。
“至于淮河。其河床并不高。只不过因为河道过窄才导致水灾。所以朕打算。将淮河流经地洪泽湖。白马湖。高邮湖练成一片。同时拓宽高邮湖通往长江地河道。这样一来。淮河地问题也就解决了。”在司马防等人惊讶地目光中。刘宏说出了关于淮河地治理。其实在得知那个治理黄淮地后世方案是可行地以后。他就将这个黄淮地提前治理计划和大运河联系在了一起。只要完成这三个大工程。基本就可以杜绝后世地水患问题。
“陛下。这两个工程恐怕哪一个都不下于大运河地规模。”杨彪第一个开了口。虽然他只是略懂水利。也知道天子所说地两个水利计划都和大运河一样。功在千秋。只不过一旦进行黄河地改道分流工程。起码在这工程完工之前。天子是不可能还都长安地。
“虽然规模大了些,不过并不是办不到。只不过这样一来,恐怕十年到十五年内帝国不能再起刀兵。”司马防很快就参照大运河的工程量,做出了估算。
“鲜卑只是强弩之末,西域也不是问题,朕这接下来二十年,也只是希望能为帝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刘宏对司马防的估算做出了回应,他还年轻,再过二十年也正是壮年,对他来说这两个工程要在十年内完成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他不像秦始皇,隋炀帝一样那么急噪,就不会对帝国造成半点影响,想想看隋炀帝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挖通了大运河,而大运河开通的时候,正是隋朝处于国力鼎盛的时期,之后三征高丽失败才是隋朝灭亡地主因,而和秦始皇相比,隋炀帝又算不了什么。秦始皇在统一之后的不到二十年时间里,几乎干了后代皇帝要几代才能干完的事情,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百越,开挖灵渠,修建全国驰道,修骊山墓,建阿房宫。有时候他都不敢想象秦始皇在世地时候是怎么驱使民力完成这些工程的。和他相比,只是修建大运河的隋炀帝根本没法和他比。而他更是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