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两百九十八碗太子人选当立何人(4/4)

送出宫去,在内侍省的记录是。患有疾病,解役出宫。这名宫女与枢密院某位官员有亲属关系,臣无意中探听得知。该名宫女后来又被召回。不久之后,她的家人举家迁出了京城,去向不明。”

这事引起了王钰地注意,既然有疾病,解役出宫,这是正常地。但后来又召回,这就不正常了,她的家人离开京城地举动。更加不寻常,为什么,避祸?

“查了没有,该宫女现在在何处?”王钰问道。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刘三石地回答非常简短。

一股无名怒火冲上心头。一再的对身边大臣,以及皇子们教导。民贵君轻,要时时以百姓之心为念,怎么就听不进去?这事十有**。牵扯到男女关系,否则一个无足轻重地宫女不值得他们如此举师动众。

既然发生在永福宫,那多半跟皓儿有关系,这有什么?儿子大了,对女子有兴趣了,正常地事情,即便是越了轨,那也情有可原。男人嘛,都这样,自己当初不也这么过来的么?有胆子做,就应该有勇气去负责才是。即使你是皇子,不能对她怎么样,给足能让她生活的银钱,送出宫去就是了,后来地事情不就多余了么?我的儿子是人,人家的女儿不是人?我为人父母,人家的父母呢?孟妃是孟昭的女儿,父亲是一代贤臣,女儿却是这样。

近十几年来,王钰一直为后宫的事情所苦恼,他虽然身为皇帝,执掌着天下的生杀大权,他心里明白,民心向背,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亡。所以一再地教导儿子们,不要认为老百姓是你们的奴隶,你们的父亲今天身为皇帝,不过是因为百姓拥戴。

可让他失望的是,他的儿子们是从小生活在这个时代地,从小被成群的奴仆众星拱月似地捧着,伺候着,恐怕三纲五常这些伦理道理在他们心里已经根深蒂固了。

“朕知道了。”王钰颇有些无奈的说道。那个宫女恐怕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一个皇帝,连个宫女保不了,这不是王钰的无能,而是这种制度地无奈。在封建时代,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挑选一个有德有才,真正爱民的继承人。

刘三石告退之后,王钰向尚同良问道:“尚爱卿,有什么想法吗?”

“回陛下,这种事情在历代深宫之中,都不少见。所谓母凭子贵,天下哪有母亲不关心自己的孩子?作出过激的举动,也就不难想象了。又特别是在这种微妙的时刻,人人都在小心翼翼。”尚同良也有些痛惜。

“连喜欢的女人都保护不了,朕能指望他保护大燕一万万臣民?”王钰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反正说了这么一句话。

尚同良敏感的察觉到,这件事情多多少少影响了英王在陛下心目中的地位。不过因为这么一件事情,就对英王失望,倒也不太可能。

“陛下,臣一直追随圣上,对陛下爱民如子之心,十分推崇。臣认为,太子人选,首重才能,其次是仁德,虽然立长是祖宗家法,但历代都有例外。君王一身系天下安危,只能选贤能。所以,臣有个大胆的建议,还请陛下先恕臣妄言之罪。”尚同良有一点非常不容易,在皇子们都长大成*人的这种时候,朝中许多大臣都有或明或暗的倾向,支持这个,支持那个,惟独他这个百官之首,从来不偏不斜,保持中立,这在封建大臣中,非常难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