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永清带着总队部、直属部队以及第一旅先行向下关码头撤退。邱清泉一个人坐在会议室里抽着雪茄,整个指挥部除了几名警卫和留下来协助邱清泉的参谋人员之外,显得冷冷清清。
外面紫金山上炮声隆隆,负责守卫紫金山第一峰和第二峰的第二旅和第三旅的官兵们还在和日军血战,然而自己背后的部队却都已经撤退了。邱清泉想想就窝心,狠狠地扔掉手里的半根雪茄,大喊一声:“来人。”
“到。”门口跑过来一名三十多半的中校军官。
邱清泉抬头一看,不由诧异道:“成材,你怎么没有跟总队长一起撤退。”
出现在门口的那名中校军官正是新任参谋处长赵树久。“参座,您留下,我也留下。咱们一起杀出一条血路。”赵树久大声说道。
赵树久虽然年龄跟邱清泉相仿,但是生性孤傲的邱清泉平时对这名中央军校九期毕业,出身东北军的参谋并不是很待见。要不是桂永清赏识他,邱清泉绝不会同意由让赵树久代替在泓沪会战中负伤的万成渠出任自己的副手。没想到在这生死关头,赵树久却选择勇敢的留了下来。
邱清泉一下子对赵树久看法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连连说了三咋。好字,接着命令道:“成材,你马上接通第二旅和第三旅旅部的电话,我要和胡旅长和马旅长通话,商讨撤退事宜。”
“是。”不过,赵树久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看了看邱清泉有些犹豫道:“参座,我,”
如今的邱清泉对能主动留下来跟自己共患难的赵树久印象大好,摆了摆手道:“成材,你有什么话尽管说
“参座,我和荣一师师长沈修文是同学,而且关系一直不错。我了解他,他绝对是说得出做得到的人。如果我们现在撤退,最好还是从中华门由将军山、牛山一带突出去。荣一师答应掩护,就一定会掩护我们突围的。”赵树久连忙说道。
“哦?”邱清鼻对沈修文并不十分了解,他和黄维一样,都是在泓沪会战后,紧急回国参战的,对沈修文的了解也是基于报纸上的报道。他其实想的还是按照命令上的路线进行突围,如果实在没办法,再选择孙元良刚才通过电话通知路线出中华门经将军山、牛山,自漂水右向高淳一带突围。毕竟那里集中着日军第六、第一一四两个师团。稍有不慎,两个旅一万多名弟兄就会陷入日军的包围。
“这样,你先去联络,我考虑一下邸清泉想了想说道。
“是。”赵树久看了看邱清泉的脸色。把还想说的话咽了回去,敬了个礼,跑出去联系山上的两个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