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卷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chu雄关(3/3)

头晓谕军民,不要惊慌。”

几位将领齐声回答道:“我等谨遵王谕!”

多尔衮又说道:“大清国这次进兵关内,非往日可比。这次一为剿除流寇,替大明臣民报君父之仇;二要平定中原,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统一河山,从此关内关外不再有什么分别。各处明朝官吏,只要投顺大清,照旧任职。若有反抗的一定剿杀,决不姑息。我这话已经出有晓谕,你们要张贴各处。”

众人又是一阵惟命是从的应答声。

“明朝凡不是姓朱的人都不能封王,只有朱洪武开国时候才有异姓王。我国不分满蒙汉,只要有大功的都可封为王,子孙长享富贵。如今我大清应运隆兴,明朝气数已尽,将军率众投顺,我很快就会正式下旨,封你为平西王的。”

听到多尔衮说到这里时,吴三桂不由得心生疑惑:听这个口气,这多尔连封一位亲王这么大的事情都不需要派人回盛京请旨,或者起码也要由清朝的内阁大臣们商议后才通过吧?难不成他现在权力已经大到了如此地步?或者说,连清朝小皇帝的玉玺都在多尔衮手里?如此看来他这不就是…

吴三桂不敢太过分神,因为多尔衮的话并没有结束:“你手下的文武官员,一体升赏。还有随你来的宁远士民,流落在此,我心中也很是不忍。有愿回宁远本土的就叫他们回宁远本土去吧,各安生业,不要再背井离乡,丢掉了祖宗坟墓,回去后从此不再有颠沛流离之苦。你回去之后要将这话晓谕从宁远各处带来的士绅百姓。”

话音一落,所有吴三桂的部下将领们纷纷感激不已,连连叩首谢恩。唯有吴三桂暗暗嗤笑:惯于入关烧杀抢掠的满洲鞑酋们现在也懂得要爱护百姓,以民为子了,真是稀奇啊!

吴三桂乘机抬起头来,从旁边的汉大臣中看见了洪承畴和张存仁,他们也都在望他。张存仁原是他的父执一辈,松山、锦州失守之后,也曾写信劝他投顺清朝。

多尔衮趁热打铁,又宣扬了一下投降清朝的优渥待遇,用来诱惑人心:“我大清国待汉人有恩有义,从前孔有德、耿仲明等人被明朝打败,从海道逃走,投降我国,我们都封他们做了王,得到重用。不管是先降顺后降顺,我朝只问他是不是忠心降顺。凡是忠心降顺的,一体恩养重用。你回去要晓谕将士,今后忠心为我大清国效力,我大清国不会亏待了你们。”

吴三桂磕头表示感谢。

“好啦,你不必谢恩了。只要你一门心思效忠我大清,就比叩一万个头要有用多了。”接着多尔望了望洪承畴和张存人,对吴三桂说道:“你们都是故交了,也有两年未见,只不过眼下军务急迫,你们只能改日再一聚叙旧啦。”

洪承畴见摄政王的眼光望向自己,赶忙站出来一步“如今吴将军受封平西王,归顺了大清,日后我等同殿为臣,必当团结一致,竭尽心智,为大清效力。”

吴三桂和张存人对望一眼,也跟着说道:“洪大人所言极是,我等现下岂敢因私废公!”

多尔衮这一次的态度明显改观,真正地伸手来扶吴三桂,吴三桂马上作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赶忙站起身来“不敢劳烦摄政王…”

多尔衮这回笑得颇为和蔼可亲“呃,你不用客气。这次出兵干系重大,我还要和你一道歃血为盟,发誓永不相背呢!眼下军情紧急,咱们也就别再啰嗦了,我已经令人在威远台上布置完毕,你我二人这就过去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