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卷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chu雄关(3/3)

罢了。等大军临近山海关时,想必大顺军已经和吴三桂的关宁军交手多时了。李自成这次悬军东征,后患良多,倘若与吴三桂接战,必须一战取胜,迫其降顺,否则迅速退兵,以防我军从蓟州、密云一带过来,到时候他们不得不但腹背受敌,而且燕京空虚,有被我军攻破之虞。”我审慎地分析道。

我这话说完,周围的众人纷纷点头“嗯,福晋所言甚为在理啊!”尤其是洪承畴和范文程,也禁不住将讶异和欣赏的眼神流露出来,他们也跟着颔首赞同。

“哦?流寇一向对我军的动向并不了解,情报方面要比咱们差劲儿很多,就算他们已经重视起我军即将南下给他们带来的威胁,可是要他们做到谨慎提防,甚至估算到我军不久之后就可以袭击他们后路,恐怕没有这么快吧?难不成李自成手下有什么高人?”多铎代替多尔衮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豫王爷所言不错,李自成确实对咱们缺乏了解,大概在几日之前,恐怕连我军是否已经出京都不能肯定。然而这几日却又不同了。”我悠悠地说道。

多铎疑惑地看着我,周围众人也同样疑惑,新的准确探报?怎么可能?”

我替他们解惑道:“以吴三桂眼下焦急的状况来揣测,他应该在想方设法地拖延大顺军抵达山海关下的时间,希望我军能够及时赶到救援。最大的可能就是,他会派遣一些无关紧要的人作为使者去永平见李自成,以平西伯想要归顺却又正在商议中为借口,请求大顺军暂缓进发个一两日。”

大家看着我的眼神就更加疑惑不解了,几乎个个都一头雾水的“就算果真如此,但这又和李自成得知我军进发路程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吴三桂这一手并不算高明,可以为李自成手下的谋士宋献策轻易识破——想想看,吴三桂决不投降,在给他父亲吴襄的书信中已经说得很清楚,话也说死了,断不会突然又决定投降。如果大顺军压境,真想投降,他自己不敢前来,至少可以差一二位得力将领和一二位心腹幕僚前去,不应差遣一些无关紧要的人。很显然,我军在一二日内即会进入长城,所以只要李自成的东征大军能够半路上耽误一天,对吴三桂就有好处。只要李自成弄清楚了这条吴三桂的缓兵之计,那咱们的行踪就算是暴露了。”

听到我这一大段细致无比,极其全面的分析,在场众人,包括智虑过人的多尔衮和洪承畴、范文程也禁不住神色严峻起来。大家议论纷纷,这一次,连一贯谨慎低调,不轻易发言的洪承畴也开口问道:“臣下冒昧地请问一句,照福晋看来,李自成究竟对咱们了解多少呢?倘若果然如此,那么流寇必然奋力一战,争取赶在我军到来之前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掉关宁军,然而迅速回防燕京,届时我军再想拿下燕京,恐怕就需要些气力了。”

还没等我回答,多尔衮就侧脸向岳托问道:“也不知道三顺王他们的汉军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赶上来,咱们这两天加快了行军速度,已经将他们和辎重部队落到了后面,到了山海关下,甚至必须强攻燕京的话,对付流寇时倘若一门红夷大炮都没有可怎么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