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六卷 日chu雄关 第三十九章 绿帽
尔衮带着十四万大军chu发之后,平日里熙熙攘、热热要比以往清静了许多,似乎整座城池都空空dangdang起来,gen本没有一丝都城应有的繁华景象。不过这也并不奇怪,早在著名的萨尔浒战役结束后,努尔哈赤就将都城由满人聚居的赫图阿拉[今辽宁抚顺一带]搬到了离沈yang不远的辽yang城,想不到pigu还没在炕tou上捂热,那边厢就乌烟瘴气,纠纷四起了。
经调查后才知dao,原来这辽yang城刚刚从明军手里攻陷,所以城里居住的绝大bu分都是汉人百姓。由于努尔哈赤的到来,大批大批的满人也随同拖家带口地来到辽yang安家落hu,谁知dao民族矛盾和仇视造成的冲突却逐渐升级,最后到了满汉百姓互相打架斗殴,今天你半夜来烧我家粮仓,明天我去你家篱笆下的水井里投毒,后天你来我家qiang抢女人的地步。努尔哈赤闻之大怒,chu于保护自己bu族百姓的利益,于是下令将矛盾冲突闹得严重的地方重点监控,凡是有损害满人利益或者财产者,无不严厉制裁,也因此杀戮了不少汉人百姓。
没想到残酷的镇压之后,表面上平静了许多,没有人再敢公开与满人作对了,可是隐藏在地底下的仇恨火zhong却愈燃愈烈。于是经常有某满人上山打猎,回来半路上被突然冒chu来的一大群手持gunbang的汉人们殴成猪tou的例子,或者某天失踪满人若干,最后在郊外luan坟岗上找到已经被大卸八块的尸ti…an照努尔哈赤地脾气。确实想用快刀斩luan麻的方式解决这些纠纷,然而仔细一想,汉人比满人多了去,是绝对杀不光的;况且他还新编制了汉军旗,也需要汉人来当兵吃粮为他的大金国效力。怎么办才好呢?惹不起总归躲得起吧?
于是乎,当一年之后后金的都城迁移到沈yang之后,努尔哈赤在将都城的名称改为盛京之后,也下了一dao命令:所有汉人统统都迁到外城居住。满人全bu住在内城。满汉之间不得通婚!这个规矩也就一直延续了下来。直到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也照旧如此。
虽然yan下由于倾国之兵几乎全buchu征,平时满人居住的内城差不多只剩下了老幼妇孺,而汉人聚居地外城也少了一半入了汉军旗当兵地青壮,然而皇城里却丝毫没有冷清,反而更加热闹起来——毕竟大bu分女人都是天生喜好热闹地,这下子自家的男人们基本上都chu征去了。这些女人们失去了争风吃醋、勾心斗角所争夺的对象。这一下子突然斗争平息下来,大家反而觉得浑shen不舒坦,寂寞难耐,不找点乐子实在无聊透ding。
大军chu征的三天之后,清宁gong里就大戏开锣,凤凰楼上,丝竹之声甚是悦耳,伴随着旦角、青衣的优mei唱腔。一chu昆曲大戏正在上演。而台下则坐满了个个遍shen罗绮、珠光宝气。打扮得hua枝招展的贵族妇人们,众人一面嗑着炒熟的松子,喝着上等碧螺chun。一面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戏子们地表演。由于每个旁边都有自己的侍女小心地侍奉着,因此本来就空间不大的屋子里,算了挤了个满满当当。
由于哲哲这段时间来开始信奉起了佛教,整日的大bu分时间都用在了佛堂里的诚心祈福中,所以并没有来这前院的楼上听戏。自然而然地,大玉儿成了这里的女主人,也是shen份最高者,因此她当仁不让地坐在了主位上。
周围依次坐着太宗皇帝的妃子们,现在她们都成了太妃,自从共同地丈夫归天之后,往日地争风吃醋失去了用场,于是这些女人们不约而同地摒弃前嫌,相互示好起来。所以yan下她们坐在一dao,谈笑风生,倒也没有往日那边明争暗斗的虚伪了。
我坐在大玉儿的旁边,一大群王公贝勒地福晋当中。显然比起今天的主人大玉儿来说,我颇有喧宾夺主之势,风tou俨然盖过了jing1心打扮,细心雕琢妆容的这位圣母皇太后。究其原因,一来不是我个xing张扬,喜huan招惹旁人来关注;二来这些女人们也不会对我的外表meise而起什么邪念。重要的原因是,谁都知dao如今我的丈夫是大清实际上的主子,权势显赫。历来夫荣妻贵,到了我这里也自然不能免俗。
而且这位摄政王似乎从不限制我这位福晋参与各类事务,甚至到了几乎无分内外的地步。因此大家都心知肚明,yan下遍观大清朝野,也没有比我的枕边风更值得利用的攀附之dao了,似乎只要我在多尔衮跟前随便几句评判,就能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