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一十三章杨嗣昌的意见(2/2)

如果不是因为朱由校是皇帝,很多大臣都想骂一句:“傻!”因为让吴襄和黄台极对科尔沁动手,这本就不可能!

即便是要打,他们也并不是真的要反对,而且他们也觉得杨嗣昌说的也有些理,大明即便现在同时与这三势力同时为敌,也没什么大的问题,最多就是复杂

“传朕旨意,授予兵添左侍郎、辽东经略王在晋为正使、礼左侍郎温仁为副使,使察哈尔和喀尔喀,谈论借一事,立即调军北上,准备于津门运输我大军去辽东半岛,同时宣旨给吴襄与皇太极,着他们协助攻打科尔沁,否则必施以重惩!”

“建斗,你说说看,如果我们要打科尔沁,如何打为好”朱由校突然站起走到地图前面来,刚才卢象升的目光一直在地图移动,对于其他人包括杨嗣昌的话是充耳不闻,朱由校就猜到卢象升估计也打定了跟杨嗣昌一样的决定,但依照卢象升谋而后动的格,却是要拿说服人的战略后才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而也正因为此,朱由校选择问杨嗣昌而没有先打扰卢象升,这时候,才直接问卢象升如何打。

朱由校的旨意一下达,群臣都表示很诧异,他们第一次发现当今陛下如此胆大,竟然要让吴襄和黄台吉也协助攻科尔沁

卢象升作为兵尚书,对于调兵遣将如何开战倒也能迅速整理自己的一作战方案,见陛下突然问起,便立即拿着一粉笔走到地图前面,以京城为原画了两个箭,一个箭由宣化直接弯向喀尔喀然后箭科尔沁右翼,一个箭则直指山海关。

卢象升刚这么一说,就被杨嗣昌抢白,杨嗣昌突然站到了前面来,朝朱由校拱手:“陛下,卢阁老这个还有可商榷之,以臣看这一路不必山海关,一山海关无论是否打科尔沁,吴襄必会阻拦,因为他们知我一旦在辽东加兵对他的威胁肯定会更大,是故,他们肯定会从中作梗!

“陛下,如果要打救得彻底打服科尔沁,以一路直接从宣化去,从察哈尔和喀尔喀,绕到漠北,堵住科尔沁西逃,一路从山海关去,以辽为据朝科尔沁左翼攻,并因此防止科尔沁狗急墙投了黄台吉;对于从察哈尔和喀尔喀,可让辽东经略王在晋去联络,据臣所知,王经略这些年与这两关系维持得很好,如果再派一名要员带着礼使,再以贸易要挟,这两不会不答应;

直接下令惩罚杨嗣昌,就说明陛下是赞同了杨嗣昌的意思。

一路走山海关,可以下旨吴襄和建儿皇帝(照协定,皇太极可以称帝,但只能是儿皇帝)勿必清野,不准勾结叛贼,这样明着是警告实则是告诉他们,我大明所要针对的是科尔沁,以这吴三桂和黄台吉的狡猾必然不会轻易选择支持谁,因而会故作不知的让我大明去打科尔沁。”

以臣看,不如直接走海路,然后以淬不及防的方式攻科尔沁左翼,到时候这吴襄是支持蒙古也好还是我大明也好对此也是无可奈何的,为不得罪我大明,甚至只能继续保持沉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